部编版第4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时间:2022-05-24 06:49: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默读,学会圈点勾画;

2、抓住标志事件发展的关键性语句,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地进行复述; 3、体会文章写法对自己作文的点滴启发;

4、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叙一事,说一理”中的阐释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1) 复述故事情节。

(2) 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1)领悟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2) 体会课文的写作技巧对我们作文的点滴启发。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945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学生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式大声地练习读音。 落实如下词语:生字正音

训诫(jiè)陡峭(qiào)嶙峋(línxún 啜泣(chuò)着眼(zhuó)纳罕(nàhǎn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式练习、体会。(同学们活动) 表情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

再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 3)朗读时要体味作者的感受。

集体朗读文中最后一段,注意语速与重音,体味作者在这一段中所抒发的人生感悟。 2、自由散读课文,思考:莫顿·亨特先生给我们讲了一件怎样的往事?

⑴把课文分成“冒险”“脱险”两部分,四人小组组内试讲,全班推荐2~3人上台复述,并即使点评。

要求:口齿清楚;生动、具体、流利;完整、符合原文意思;尽量用课文词语。

明确:同学用这样的句式复述“我讲述的部分是……我的讲述完了,谢谢大家”“我的点评完了,谢谢。

⑵简洁概括。

检索信息:时间:八岁那年。 地点:悬崖上。

人物:有“我”、杰利、其他伙伴、父亲。

事件:爬悬崖陷入困境(冒险),在父亲指点下爬下悬崖(脱险)

将检索出的信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个简洁但又表意完整的句子。记叙文材料概括的一般格式是“谁”(或“什么”)干了什么(或“怎么样了”。重新组合信息时,地点可忽略,信息重组的结果是“八岁那年与伙伴一起玩耍,‘我’爬上悬崖陷入困境,然后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的往事”

通过复述与概述让学生真正对这件往事了然于胸。 录音示范7~22段,听读模仿语气,听后读给同桌听。

3、这是一件小事,但在莫顿·亨特先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看“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为什么会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⑴畅所欲言。 ⑵明确最后一段。 三、研读主旨






1、探究主旨:作者由这次历险,获得了什么启示?(读最后一节)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提示:龟兔赛跑、夸父逐日…… 2、总结归纳:

居里夫人说:“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学了《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后,获得了什么道理?

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呼唤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7~22小节,背诵最后一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尝试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理解。 2、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的学习方式

3、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获得正确对待困难的有益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谁? 2、作者是什么身份? 二、多角度探究性阅读 1、确定角度:

两两对比着来读,可从两个大角度(教子、交友)来深入阅读。 父亲母亲杰利四个孩子 2、中心话题:

1)父亲为什么不直接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2)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26b24b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