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一物多玩”成为幼儿运动的一道“美食” 作者:杨凯 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2年第12期 随着二期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幼儿运动的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映入读者眼帘。“一物多玩”这个名字也在课改的大潮中不期而至,愈发响亮,成为幼儿运动的一道“家常菜”。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简称《指南》)指出: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运动,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一物多玩”之所以能迅速“火”起来,笔者认为一是鉴于幼儿自主运动的探索需求;二是鉴于对幼儿创造性的培养;三是鉴于幼儿园现有运动材料、器械的充分利用。 然而“一物多玩”在日常运动中却遭遇“瓶颈”,“名不副实”,幼儿对运动材料与器械玩法仍然单一。通过观摩发现,幼儿在“一物多玩”中的运动能力、水平除了与幼儿个体差异、运动材料有关,更与教师的指导有关。教师类似的“仔细想想”、“还有没有别的玩法”等指导语形同虚设,幼儿对“一物多玩”的探索依然“原地踏步”。 本文对教师在幼儿运动中“一物多玩”指导方法进行阐述,授之以渔,让“一物多玩”不再是一句空话。 一、运用肢体不同部位——探索“一物多玩” 《指南》中明确提出“大胆进行各种身体运动,体验各种肢体动作的可能性”。教师在运动教学中应鼓励幼儿通过头、颈、手、肘、臂、身、膝、腿、足等人体部位与材料积极互动,主动探索材料的多种玩法。 在大班《好玩的皮球》活动中,孩子们仍然“一如既往”地拍球、滚球、踢球,虽然彼此互相模仿,但一会儿就失去了兴趣。在交流玩法时,大家还是照搬之前的几种玩法。于是,我提议:“大家能不能用身体的其他部位和皮球做好朋友呢?”话音刚落,孩子们开始探索起来,有的用头顶球,有的用双腿夹球走…… 幼儿运用身体不同部位探索往往会带来运动方式上的变化。如幼儿在《好玩的圈圈》活动中多数幼儿习惯于把圈圈放在腰间转。当俊俊把圈圈放在地上跳的时候,几名幼儿笑着说这个玩法太简单了。我对俊俊说:“你能给大家展示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跳吗?”思考一会儿后,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俊俊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转身跳圈,尽管双脚落地不太稳。接着俊俊做小老师用转体跳圈的方法为大家展示了玩圈的新玩法。正如对滑板的探索中,孩子通过走、跑、跳、转、拉、推等运动中的基本动作与梯子不断进行互动。在这种运用肢体对运动器械、材料自主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创造出了滑板的十几种运动玩法,体验到了探索“一物多玩”的乐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11102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