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品词 想象 悟情 ——《清平乐·村居》教学随笔

时间:2022-04-10 04:33: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品词 想象 悟情 ——《清平乐·村居》教学随笔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的语言非常朴实自然,具有画面感。词人在上片点明了村居的地点,描写了村居周围的环境和一对老夫妻互相逗笑的场景,下片描写了老夫妻的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各具情态,表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自在。

因为疫情期间,上的是网课,网课与我们平时的课堂不同,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这首词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品诗词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诵读,是诗词学习的“敲门砖”。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读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朗读及朗读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朗读得法,有助于孩子们欣赏古诗词优美的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接受艺术熏染,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的时候,我先范读,当声情并茂地朗读后,孩子对诗的停顿和重音有了了解,然后让孩子们再读。

当孩子们读完上阙后,我引导孩子,看看文章中间的空隙,告诉孩子上下阕之间停顿时间要长点。当读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时配上舒缓的轻音乐,现一幅安静、祥和的村居图。在引导学生读正确“赖”、“剥”的基础上,让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接着再让学生读一读,读正确了,读出词的独有的节奏与韵味。

二、想画面

上课时,我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将这首词还原成一幅精彩的画面,让学生说说“画中有哪些人物和景物?”让学生先用最简单的话说说景物的特点和人物都在干什么,然后再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有个孩子说得不错:一所低小的茅屋,紧靠着条清激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刚刚饮了酒,亲热地坐在一起聊天。在读到“醉里吴音相媚好”时,我引导孩子展开想象,师生配合练习说话,感悟老夫妻他们幸福的生活。

学生(老翁):“你看,我们的大儿子,多勤劳呀!” :“是呀,他从小就是个懂事勤劳的孩子。”

学生(老太太):“你看,咱们的小儿子太顽皮了,在剥莲蓬呢!” (老媪笑看说):“两个勤快的哥哥在干活,小弟弟他就是贪玩淘气,都是被你宠坏了。”

……

然后,我布置了小练笔,让孩子们把这一幅画面用文字描写下来,意图在于将他们的语言内化,以写促悟。

三、悟诗情

诗词往往借助意象来创设意境。这首词的词眼是“醉”。词中醉的难道只有那对翁媪吗?醉的还有词人辛弃疾!这一点可能孩子们很难明白,于是我介绍


了辛弃疾的生活经历: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词人,同时也是一位有谋略、有才华、有胆识的抗金将领。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同胞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积极抗击金兵,收复自己的故国领土,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然而他却屡次遭受奸臣打击,被贬官,而且一贬就是近二十年。这首词写于他被贬时,当时他正居住在远离战场的江西。这份资料的出示,让孩子们的理解走向深刻,学生的情、文本的情和词人的情水到渠成地融为一体!

教学古诗词,要根据四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不仅要让孩子反复诵读,咀嚼诗词的韵律美,还要引导孩子了解词的写作背景,感悟人情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5f33825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