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对少儿长期发展的意义 少儿舞蹈是表演或表现少儿生活的舞蹈,一般都是6到12岁的少儿。少儿舞蹈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少儿舞蹈教育的特点是边歌边舞,有直观的形象,易于被少年儿童所理解和接受。少儿舞蹈对其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少儿舞蹈的发展 我国的新式少儿舞蹈教育有着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西方的新式学堂教育方式传入中国,以少儿为主体的学堂乐歌运动兴起,《实验舞蹈全报》《小学表情歌舞》等少儿舞蹈教育的教材开始在市面上流传。在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感召下,儿童歌舞音乐作家黎锦晖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舞剧,比如《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这些儿童歌舞剧均是根据儿童心理来选择题材、构思情节,脚本通俗易懂,风格生动活泼,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的接受,奏响了中国现代儿童歌舞教育的先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舞台上出现了《拔萝卜》、《吉庆有余》、《摸螺》等新一批的少儿舞蹈,新中国的少儿舞蹈进入了新阶段。1981年,在北京成立了专门的中国儿童歌舞研究会,专门对儿童舞蹈的特点、作用等进行科学专业的研究和宣传。并且从1998年开始举办了“小荷风采”专门的少儿舞蹈展演、CCTV舞蹈大赛也设立了专门的少儿组,这么多的平台使大家越来越注重少儿舞蹈。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加大,我国的少儿舞蹈教育也由此步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舞蹈教育对于少年儿童的的积极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他们的童年时代。由于少年儿童这一群体在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上的特殊性,对于少儿的舞蹈教育产生的影响力度要远大于对成人的舞蹈教育,在产生影响的时间跨度上也更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通过舞蹈教育,能够对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起到完善和保持的作用。除了满足其基本的健康需求之外,对于少儿未来发展方面的各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则更加符合素质教育对于现代新型人才的全面性要求。故舞蹈教育对于少年儿童长期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保持健康的体魄 少儿时期是人类身体发育一个高峰期,此时所形成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以及各可以使个器官的机能,都将对其一生的身体状况起到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接受舞蹈教育,使少年儿童的心肺功能、肌肉能力和弹性、协调性得到提升,骨骼、关节、肌肉也能够得到正确的良好的发育,从而增强少儿体质,改变其不良姿态,动作协调优美。而这种良好的身体形态和素质又将跟随少年儿童一生。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健康的身体都是每个人最为宝贵的财富。舞蹈教育在身体健康方面给少年儿童带来的好处,可以让他们一生受益。 (二)拥有积极的心态 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以发现美和表现美作为教育的核心,引导少年儿童关注生活中积极的方面,进而开掘少儿心理中的积极方面,并运用个性化的手段表现出来。这有利于少年儿童养成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心态。除此之外,通过接受舞蹈教育能够使少年儿童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和表现力,这些又有助于少儿自信心的树立。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在面对学习或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乐观自信的孩子能够更快地走出负面情绪,投身到解决问题的步骤中,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办事能力,成为心态上胜出的赢家。 (三)培养全面的能力 舞蹈教育对于少年儿童的积极影响不仅停留在身心健康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对于少年儿童各项能力的培养。从个人角度看,舞蹈不仅能够培养少年儿童多方面的艺术能力,还能培养整合创新、联系贯通的能力以及开发智力、培养情商、提高审美、强身健体,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舞蹈训练使少儿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了意志品质;舞蹈活动是少儿的性格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舞蹈的教学还能使少儿的注意力得到发展。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看,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又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以舞蹈教育对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进行提升,是当前少儿教育舞蹈工作者应当努力的方向,也是舞蹈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意义所在。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当人们说起舞蹈的时候必然会联想到美,美和舞蹈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舞蹈用人的肢体动作表现美的艺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美,孩子们在表演舞蹈的同时,更是一种对美的抒发。在对少儿的舞蹈教育中,应注重于知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加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去避免过度模仿而束缚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教师们运用一些技法,用一些适合儿童的语言,多用一些形容词,去努力开发学生的自由联想。通过舞蹈训练提高少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从而促进少儿骨骼发育,同时,不仅能增强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想象力、表现力,还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审美能力。舞蹈教育对少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资华筠·《舞思-资华筠论文集》·[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于景春·《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年第1版 [4]孙光言·《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1版 [5]赵军·浅谈少儿舞蹈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2期 [6]郑晓颖·为了明天花更美·[J]·舞蹈·1998年第1期 [7]邬纯芳·少儿歌舞的特征与定位·[J]·舞蹈·2000年第1期 [8]蔡红·对少儿舞蹈教育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第94期 [9]谭伟·浅谈舞蹈在少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舞蹈·2015年第403期 [10]平心·舞蹈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作者简介:杨梓涵(1993-),女,河南省安阳市人,沈阳师范大学,16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教学教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7851163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