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场中心小学(本部)备课文档 课题名称 科 目 29.重阳节的传说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反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赞扬了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前 修 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1 教学活动2 (一)导入 1.课件出示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一个节日的呢?(重阳节) 2.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民间就流动着很多传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重阳节的传说)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在自学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想提醒同学注意的? 3.反馈学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错音。(PPT展示生字) 妻、拜、勤、瓶、侵、袭 (2)多种形式认读:带读、比读、分组读,结合生活理解词语。 (3)分段指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4)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侵袭、和蔼、趾高气扬”的意思。 侵袭:乘敌人不备时攻击。 1 和蔼:和气,谦逊。 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4):讲桓景历经艰险,拜费长房为师,学习降魔救人的本事。 第二段(5—8):讲桓景除掉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 第三段(9):讲重阳节的一些风俗,并说出了为什么把九月初九叫做重阳节。 教学活动4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重阳节的生动传说,并从中认识到了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桓景。 布置作业:继续预习剩下的内容并完成生字词的抄写。 教学活动5 教学活动3 教学后记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b15b1b658fafab069dc02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