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小动物过冬》是一篇拟人童话故事,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学习这篇课文,了解动物过冬 的有关知识。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课堂生活化,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教学重难点 1、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了解小动物们过冬的不同方式。2、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不同。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搜集动物过冬的相关知识。 一、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动物过冬》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3个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是------------?生说,师贴图。师引读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它们常常在一起——,日子过得——。 2、冬天快要到了,它们要准备——(它们要准备过冬了)它们过冬的方式一样吗? 二、学文 师: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19课,自己读一读课文3—7自然段,用“—”画出有关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的句子。 四人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问题 1、 它们分别是怎样过冬的?为了过冬,它们会做些什么? 2、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和它们是一样的? 交流讨论 (一) 燕子 1、 我们先来看看,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你是从哪找到答案的? 2、 谁来读一读?(读得真准,你的声音真美。“暖和”这个词读得好,“和”是多音字,“暖和”大家再读一读。) 3、 谁再来读一读?(轻声读得真好听) 4、 说说小燕子怎样过冬了吧!(板:飞南方)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去? 5、 咱们再来读第二句话。(是呀,小燕子一年四季要靠吃虫子生活。冬天这里没虫子啦,所以它要飞到南方去啦!) 6、小燕子还会回来吗?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穿梭机,跟小燕子去第二年春天看看吧! (出示:春暖花开的词卡)解释意思,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小黑板出示:春光明媚、春色满园、春意盎然、春回大地) 7、 能加上动作表情把燕子的话读好吗? 你读,(多轻快的小燕子呀!) 你读。(你的姿态好美哟!) 左老师也忍不住想做可爱的小燕子啦!怎么样?给点掌声嘛! 8、 大家一起来做轻巧的小燕子。(听你们的朗读真是种享受,动作美,语言更1 美,仿佛看到了一群要南飞的小燕子。向我告别吧!) 9、 小朋友看,每年的秋天,天气一凉。小燕子就飞呀飞呀,飞过高山,飞过大海,要飞几万里“出国”到澳大利亚、印度等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小燕子要远行了,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像小燕子这样天冷了就飞到南方去的鸟儿叫候鸟(板)它的过冬方式叫迁徙(板) 你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和小燕子一样?(大雁、仙鹤、天鹅) (二)青蛙(4—5) 小燕子还挂念着小青蛙呢?你听它在关心的问小青蛙呢? 1、师读第四自然段,小青蛙快来告诉小燕子。 2、指名读。(小青蛙,你的肚皮真大呀!吃得这么饱。让大家看看什么样是吃得饱饱的。干吗吃这么饱?) 3、听了大肚皮青蛙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1)就在这里过冬。 (2)吃得饱饱的,钻到洞里睡大觉。 (3)它要睡很长时间。 4、哪组小朋友来读读第二句。(吃得饱,睡得香读出来。伸大拇指,你可真舒服。)你从哪看出来?读第三句。 5、哪个组来演一演这只小青蛙要睡大觉,加上动作、表情来读。(板:睡大觉) 怎么样?不错就鼓励一下,把热烈地掌声送给他们嘛! 小青蛙吃得饱饱的,用头刨一个小坑,蹲在坑里不吃不喝美美地睡大觉,一直要睡到明年春天呢! 6、你知道像它这样的过冬方式叫什么?(板书:冬眠) 7、哪些动物也是冬眠的呢?(乌龟、熊、刺猬、蛇) (三)蜜蜂:(6—7) 1、过渡:小燕子飞南方,小青蛙睡大觉,小蜜蜂怎么办?请大家读一读。(自由读) 2、 指名读。其它学生点评。(板书:躲蜂巢 备粮) 3、小蜜蜂,你们 躲在蜂巢里一个冬天不出来采蜜,够吃吗?(很多) 4、 真能干!哪个小组来表演能干的蜜蜂!感觉这些小蜜蜂怎么样?(能干勤劳)你能用成语来夸夸它们吗?(出示: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5、 师:这些勤劳能干的小蜜蜂,冬天来了躲在蜂巢里吃着香甜的蜜,该多开心呀! 6、有哪些小动物和小蜜蜂一样,也是备粮过冬的?(蚂蚁、松鼠、野兔) 我们知道三种小动物怎样过冬啦! (1)好。我们能像小蜜蜂一样能干来演好这三个小动物呢?小组合作: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练一练。(注意表情语气和动作) (2)各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老师真为能干的你们感到骄傲! (二)编儿歌 师:有趣吗?能把这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编成儿歌介绍给大家吗?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谁能来当小诗人,把它填一填。 出示:大自然,真奇妙!动物过冬方法巧。( )、( )去南方, ( )、( )睡泥洞,( )、( )把粮备,个个都把妙招出,舒舒服服过冬天。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ffea1185a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