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诗为文,让文句有意蕴 化诗为文训练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可以强化语言的文采,可以提高语言的炼字炼意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文学修养、人文素养,所以这是作文有意蕴练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化诗为文应注意的几个亮“点”。 一,“实点”的选择与描写 化诗为文首先要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针对诗中的“实点”进行丰富的想象,采用素描的方法把其中所蕴含的画意表现出来。“实点”就是诗中所独具的画面,是细节,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比如,《游子吟》这首诗,一个关键的“实点”就是“缝”。但我们不能仅写“缝”,还要写出什么时候缝,在哪里缝,谁缝,为什么缝,给谁缝,怎样缝。这样就把“诗”的一点变成“文”的一线甚至一面了。如:黑云遮住了月亮的脸,此夜,天空一片暗淡。屋里,零星地摆放着几件家具,却全都残破不堪;床上,堆着几包东西,也早已整理好多时了。灯光,微弱。母亲说着说着话,忽然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重又打开行囊,掏出了那件补了又补的衣裳,密密地缝了起来。她说,衣服虽旧了点,可它干净,做人也应是这样啊-----她的表情凝重,仿佛正在做一件顶天立地的大事,可她的手却显出了岁月的沧桑,笨拙地不听使唤。“实点”的描写要在原诗的基础上,对生活的环境,人物的特点,自然的变化,做到身临其境式的点化。 二,“虚点”的设计与生发 “虚点”也就是诗中那些暗示性的情节,需要我们补出和续出。如情节的空白、心理的揣摩,人物的对话等等。“虚点”的设计,要把诗中隐藏的信息挖掘出来,如事件的前因后果,心理的前后变化等等,力求想深想透,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入乎情理之中。比如,《夜雨寄北》这首诗,“君问归期”就是一个很好的“虚点”,君在哪里,如何能问,怎样问,问后我的反应,等等,如此,进行补写,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如: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温暖,还有些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千里迢迢的黑暗,飞到我寂寞的窗台。“虚点”的生发需要对诗歌进行认真地审读,要敢于去想象,要想得合情合理。 三,“意点”的把握与延伸 “意点”就是所谓诗的主旨,就是诗人的所思所感所悟。我们要通过诗文转化体现在字里行间,有时甚至还要单独构思,以彰其重。“意点”不是对主旨的简单重复,还要有所延伸和拓展,当然,也不能随心所欲,写得不伦不类。如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中的“意点”就是“思”字,对“思”的解读和领会就是对“意点”的充分把握。如:蒲草遮盖的小窗,漏进细风,直吹得灯焰变矮,变小,变蓝,简直就要熄掉。啊,这难道就是南宋王朝命运的象征!借透过窗隙的灯光,我看到窗边小树上一片片枯叶簌簌而抖,而落。啊,这难道就是天下苍生的命运!“意点”要寓作者或褒或贬的态度,或喜或悲的情思,但不能和盘托出,而要以直观的形象给读者以启发,以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157f655ad02de80d4d8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