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游山西村教案

时间:2022-03-29 04:05: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年级下册语文游山西村教案

教学目的:

1、体味诗歌的内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宜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游山西村》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镜湖的三山乡°“山西村”即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3《游山西村》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浑,酒水混浊,指酒的质量不好°



1 / 3




古人饮米酒,需要滤去酒酿(酒糟),方为清酒°未经过滤的则为浊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第三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



2 / 3




从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情感°

4. 试比较《归园田居》《游山西村》两首诗的异同 可从思想内容、情感抒发、风格等几方面比较°

两首诗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都选择了“一天”中农村生活的剪影,都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不同之处:《归园田居》是五言古诗,写了田园的劳作之乐,平淡而又富于情趣,朴素的语言和醇美的诗意和谐统一,表现了诗人意诀官场、热爱田园、回归田园的意愿°风格质朴醇美°《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的七言律诗,写自己在村民家做客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描绘了美的田园风光,展示了农村特有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但不是决意归隐°因为诗人虽赋闲在家,但仍有志报效国家,所以仅有重游之念,而无归隐之意°诗风自然闲适°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1a7d71c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