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王熙凤巧说赞美话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王熙凤巧说赞美话 作者:江亚丽 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10期 赞美话几乎人人都爱听,但并非人人都会说,岂不闻有人夸人像骂人似的,如“哟!你的新衣服真好看,衬着你的黑皮肤正合适!”听者不认为你是在赞美她的新衣服,而理解为你是在变相讽刺她皮肤黑,这样的赞美话还不如不说。赞美话怎样才能让人听着舒服,须动动脑筋在巧说上下功夫,《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在这方面是个高 手,让我们来跟她学几招。 一、一石三鸟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进贾府,凤姐初见黛玉,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直接赞美的对象是黛玉,由黛玉又把在座的几乎都一网“赞”尽:“这样标致的人物”是得自老祖宗的嫡传,可以想见老祖宗年轻时的花容月貌;黛玉“这通身的气派”与老祖宗“嫡亲的孙女”们迎春、探春、惜春是一致的,暗示了“三春”同样出色;女儿们出色,自然要大半归功于为娘的邢夫人、王夫人的遗传和教养。王熙凤从交际对象的关系中找到一石三鸟的联接点,以较少量的言词不露痕迹地达到最大化的赞美效果。 这种一石三鸟的赞美具有辐射性,由一个对象生发开去,全面开花,这是赞美最难达到的境界,也是最经济的赞美。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赞美别人时,往往是“我的眼中只有你”,常常只专注于要赞美的对象而不能兼顾其他,这样容易冷落其他人,有时弄不好顾此失彼还会得罪人。有这样的例子:小王考取了研究生,同事都去道贺,小李感叹道“你真聪明!考一次就成功了!”旁边站着的小马听了心里就不是滋味,他以为小李在取笑自己笨,因为他考了三次才通过了,于是对小李冷脸相向,小李万万没想到自己在夸小王时无意中伤害了小马。《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也很会说话,但我认为她有一次奉承贾母的话说得没有艺术,“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恭维了老太太却贬低了凤姐,虽然书中没有写凤姐听后的想法,但应该不大受用,即使宝钗用以作对比的对象是凤姐也一心要讨好的老太太。所以当交际对象都在场时,切忌作抑彼扬此的对比。凤姐就很高明,她说赞美话时善于左牵右带,话中虽也暗含比较,不过却是令人愉快的“锦”和“花”的相互辉映,使在场的听了皆大欢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无中生有 第三十八回贾母在藕香榭游玩时触景生情,回忆起小时失足落水导致鬓角上留下指头顶大一块窝儿之事,凤姐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 一个受伤后留下的窝疤,除了不大明显不大难看外没有什么可值得恭维的,但凤姐却显示了她独特的智慧,她能从这无特色之处利用想象创造出特色来。凤姐抓住交际对象贾母“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的心理特点,将她和神仙寿星相比,明着比吧,未尝不可但显得生硬,聪明的凤姐找到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可比点,老祖宗鬓额上的窝儿和老寿星的凸额头,“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由凹而凸,没有可比性的两点通过凤姐一番口舌生花的解释顿时让人看到了相似之处。这种无中生有的奉承比直接说效果更佳:老祖宗,您大福大寿还在后头,你的窝儿还等着福寿慢慢填满呢! 在交际中,要善于发现交际对象的特色并加以赞美,有时交际对象各方面都很一般,表面上很难看到可资赞美之处,不要着急,有特色,说特色,没有特色,就学学凤姐创造特色。《老子》第四十章写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中含有,特色可能就隐含在无特色中。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慧心独具就能捕捉到无中的有、平常中的动人之处。无中生有的赞美在人际交往中有助于被赞美者美德的发扬,行为学家通过研究证明,人们都喜欢重复那些能引起别人称赞的行为。曾在某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件事: 有一个15岁的山区小姑娘被拐到上海卖淫。当天晚上,小姑娘的房门被打开了,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小姑娘掩饰住自己的紧张和害怕,机智地叫了声:“伯伯!”中年男人一愣,站住了。小姑娘小心翼翼地说:“我一看伯伯就是好人,看你的年龄,与我爸差不多,可我爸就比你苦多了,他在乡下种田,去年栽秧时,他热得中暑……”说着说着,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中年男人脸涨得通红,短暂的沉默后,低低地说了一句:“谢谢你,小姑娘。”然后开门走了。 面对一个可能将要伤害到自己的陌生人,小姑娘从对方的一愣中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对方良知尚存。于是大胆作出无中生有的肯定“我一看伯伯就是好人”,这种肯定无形中给对方作出了道德定位,是好人就不会干坏事,巧妙地打消了对方的邪念,再将其与自己爸爸相比,动之以情,结果成功地实现了自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正话反说 第四十六回贾赦逼娶,鸳鸯抗婚,贾母迁怒于王夫人,幸有机敏的探春解围,贾母又转而埋怨凤姐不提醒她,凤姐儿笑道:“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贾母听了,与众人都笑道:“这可奇了!倒要听听这不是。”凤姐儿道:“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 明明是要恭维老太太,但话却偏以批评开头,故意制造悬念,吊人胃口。凤姐在众人的好奇惊讶中亮出答案:发生这样的事错不在贾赦和其他人,而是错在老太太调理的鸳鸯太美!“罪魁祸首”当然是老太太!多么拐弯抹角的恭维啊!明贬暗褒,夸老太太会调理人才是要说的正话,难怪贾母听了开心得也幽默起来,说要把鸳鸯配给贾链,凤姐儿谦让道:“琏儿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儿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罢。”自降身价拿自己与鸳鸯相比,烧糊了的卷子对比出鸳鸯水葱儿似的水灵,进一步描补正话。鸳鸯是贾母的首席大丫头,赞鸳鸯就是赞贾母,正所谓言说虎子是为了突出将门,夸奖高徒是为了赞美名师。凤姐这一段诙谐的正话反说不但活跃了气氛让贾母化怒为喜,而且使鸳鸯大大争了回面子,后来鸳鸯帮凤姐偷偷典当贾母的金银家伙以度过财政危机应该是鸳鸯对凤姐的报答。 赞美时正话反说,前面的反说是铺垫、是蓄势,反说的越出人意料越超出听话人的思维定势,后面的正话就越能达到令人先惊后喜的喜剧效果。相传明代才子唐伯虎为好友老母亲八十大寿时作了一首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来蟠桃献娘亲。据说当时唐伯虎吟这首诗时,每吟一句故意停顿一会儿,再吟下一句,让主人及宾客不断地惊喜交替。凤姐无师自通,正话反说的本领一点都不亚于唐才子。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学学凤姐以上这几招,会让我们的赞美话动听起来,能使交际氛围和谐起来,这样,别人快乐,我们也快乐。 ※本文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教研项目,编号2005JX21 江亚丽,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政系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2db754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