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观课报告

时间:2024-03-07 01:44: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故都的秋》观课报告



张琳琳老师讲的一节郁达夫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该老师先从古代文人墨客对秋的描写导入,将秋之色、秋之声、秋之声展现给学生。然后通过全体朗读感知全文,进而探讨作者写秋景的角度与作者寄托的感情问题。在课文讲解讲解上,抓住“秋味”,从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方面,通过秋景图中具体的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和秋果的景物描写来诠释故都秋味中的“清、静与悲凉”一堂课,充满诗意,书声琅琅,互动良好;讲解精透,环节清晰。

在这堂《故都的秋》中,学生朗读次数较多,朗读整齐富有气势,这是这篇像诗一样散文学习所需要的。但是学生的朗读更需要关注他们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情的把握,所以这篇文章的朗读在追求次数的同时,更要放慢速度,关注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审美体验与语感训练。在教师提问的时候,我们评课教师要设身处地去想一想:这个问题能不能激发学生思考兴趣,进而去观察学生行为,看他们有没有积极去思考,有没有时间去思考。

这堂《故都的秋》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缺乏时间与动力去思考与感悟。这有教师教学问题,也有学生学习问题,是两个维度的交叉,所以单从一个维度很难将这个问题界定清楚。同样,标准的过于细化单一,在有助于对课堂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往往难以整体和重点把握某些课堂教学问题。发现问题就是发现改进的空间,同研讨,才能集体进步。任选你喜欢的一幅图以朗读者的身份深情诵读,向经典致敬,向郁达夫先生致敬,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她发现


学生有读的不标准的字音但是并没有打断学生,而是在自己示范后友善地指出需要注意的字音,并对同学们和朗读者分别赞美,显示了教艺术。学生的大脑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訇然中开,赏析图景,热烈的讨论,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回答,教师并做深入细致地补充,拓展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氛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什么最难,不是背诵,不是默写,甚至不是作文,而是鉴赏,文学鉴赏在大学里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也是所有科目中可以与古代汉语相媲美比较疑难的科目,没有个人大量的阅读积淀和老师精到的指引是很难做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284f59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