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授课设计 授课目的 1、背诵本诗。 2、学习如何经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掌握来领悟和品味诗歌的境地美。 3、经过学习认识杜甫诗歌的境地和创作风格, 景明情。 重点: 经过屡次朗诵本诗,认识鉴赏古典诗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赏析方法。 难点: “坼”“浮”字妙处的理解。 并进一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样风格。 4、学会经过屡次朗诵、联想一想象去置身诗境,经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 授课过程 一、导入:名联赏析——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祖先,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意会得来? 古代文人写下了很多以岳阳楼为题材的诗文, 此中最有名的就是这幅对联中提到的杜甫 《登岳阳楼》 。 的五言律诗 《登岳阳楼》 和范仲淹的散文 《岳阳楼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赏析 一读明诗意。 学生自由朗诵,找出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句。 二读入诗境。 过渡: 这首诗, 用到的是比较少见的意象,且这些意象间有较大的跳跃性, 特别是从开 阔广博的“吴楚、乾坤日月”一下子跳到狭小的“孤舟” 。怎么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述的意象和画面一再三现到自己的脑海中, 使整个心灵陶醉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获取审美享受。这就是 置身诗境 的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够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述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1、 学生齐读。 2、 指明学生描述画面: 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汹涌澎拜, 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 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荡的湖水一分为二, 分布于东南两边, 苍莽无际的湖面上, 波涛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飘扬着,情况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 自己, 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 衰老多病的我呀, 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 眺望关山以北, 那处依旧是兵荒马乱、 战火纷飞; 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由涕泪交流。 3、概括四联的内容。 首联:今昔比较——无量欢乐 颔联:登楼所见——宏伟广博 1 颈联:个人出身——孤独飘零 尾联:凭轩北望——涕泗交流 三读悟主旨 1、 个人朗诵,其余同学找出诗中最能表现感情的词。 涕泗流 2、诗人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欢乐——豪迈——孤独——沉郁 (乐极生悲) 首联:今昔比较,愿望得以实现的欢乐 颔联:面对浩翰无边、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色,他的内心是豪迈的。 颈联:远离亲朋,年老多病,以舟为家,漂泊在外。其悲凉之境、哀思之心、愤懑之情,不言自明。 尾联:北方战事又起,凭窗眺望,胸襟家国,涕泗交流。 3、 诗人的感情为何由喜而悲呢?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①知人: 唐代宗大历三年( 768)冬,杜甫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一路漂泊到岳阳, 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 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哪处安家? 若是是我和你来写,此处可能就是:明朝泊哪处 ②论世: 大历三年,吐蕃以十万人搅乱灵武,以二万人攻击邠州,京师戒严;朝廷又命郭子仪率兵五万至奉天,以备吐蕃。 ? 触景感怀。 时年五十七岁, 距生命的终结仅一 ,飘流湖 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保持生命。既“老”且“病” 主旨: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 衰老多病的躯体中, 依旧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热忱之心。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互为表里,故虽悲伤却不用沉,虽沉郁却不压迫。出身之悲、家国之忧。 4、人们称杜甫为 “诗圣 ”,原因何在? 诗人在悲凉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不行是惋惜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出身,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足见诗人胸襟之广阔,人格之伟大。 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此时的杜甫呢?他是“穷也胸襟天下,胸襟百姓”啊,他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你们还从他的哪些诗句感觉到了呢? 《草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春望》: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 后辈谈论: 无高尚伟大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 6、让我们怀着敬慕的心情齐读。 四读品语言 1、朗诵你最欣赏的一联; 2、从品析语言的角度为这联出一个诗歌鉴赏题。 2 —— 王国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548cb4de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