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 (1)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2)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 (3)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4)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5)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的集合。 2、 墨翟 (1)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2)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3、 道家 (1)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 (2)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 4、《学记》 (1)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 (3)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4)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5)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6)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学不躐等)。 5、苏格拉底 (1)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2)问答分为三步:讽刺;定义;助产术。 6、柏拉图 (1)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灵魂是人的本质。 (2)灵魂有理性、一直、情感三部分构成,理性是灵魂的基础。理性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情感表现为节制。 (3)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是哲学家;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是军人;受情绪驱动的是劳动者。 (4)代表作《理想国》。 7、亚里士多德 (1)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所有的人都应接受同样的教育。 (3)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4)代表作《政治学》。 8、文艺复兴后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意大利的维多利诺、尼德兰的伊拉斯谟、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 (1)反对封建教会对儿童本性的压抑,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关心儿童,信任儿童。 (2)认为应该通过教育使人类天赋的身心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9、夸美纽斯 (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 (2)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首先指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其次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三是进行“泛智教育”。 (3)代表作《大教学论》。 10、卢梭 (1)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加入能为人造就新的、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人类就能在更高阶段回归自然。 (2)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越好的教育。 (3)代表作《爱弥尔》。 11、康德 (1)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对康德的影响最大。 (2)康德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完善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教授,最早始于康德。 12、裴斯泰洛齐 (1)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2)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者对儿童施加影响,必须和儿童的本性一致,使儿童自然发展。 (3)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 13、洛克 (1)“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2)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3)主张绅士教育,轻视国民教育。 (4)代表作《教育漫话》。 14、赫尔巴特 (1)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 (3)教育学要成为科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4)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7ca3d5c1c708a1284a4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