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

时间:2023-01-07 22:28: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

我国《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老师的职责决定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有什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有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教之本,包括现代教师观、现代学生观、现代教学观等。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师观。教师在工作中要使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一定要把全面发展的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的提高。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给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有长远观点,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自身的工作融于祖国的发展,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师要逐步摒弃传统的教师观,只关注自己所教的学科,学生的分数,学生能否升学。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树立现代学生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同的,但都是巨大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现代学生观认为,教育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过程,因此,教育活动是双主体的过程。在教师的中,教师就是主体;在学生的中,学生就是主体。承认双主体学生观,在教学活动中,就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全面、主动和协的发展。教师再也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知识的容器



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同的,但都是巨大的。安东尼·罗宾的《潜能成功学》揭示: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潜能训练,每个人的潜能从未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并非大多数人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只要发挥了足够的潜能,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爱因斯坦’。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理论上已经形成教师的共识,但实际工作中,受急功近利,升学率等的影响,一些教师的眼里只盯着少数尖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的潜能不予关注,更谈不上挖掘。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就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学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当然也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主渠道。现代的教师观和现代的学生观决定了现代教学观:教学过程由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关系由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目标由提高学生分数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现在是知识迅猛发展的社会,每天知识都大量更新,任何人都不可能把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做为学习的结束,必须做好终身学习的各项准备,要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尽可能多地感受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教会学生知识仅是工作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教会学生学习。



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活动创设平台,创设各种智力操作活动。教师要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教师,敢于求知,敢于创新。引导学生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分数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分数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过多关注学生的分数,必定影响其它教学任务的完成,最后培养出的高分数的学生也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和综合素质高的人,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观导致的教学行为还大量存在: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填鸭式、满堂灌;只关心学生的分数,不关心学生的能力、素质等等。



教师只有树立现代教学观,才能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使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以后工作中创新、创造、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不断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精心呵护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火花,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时间和空间,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做最宝贵的财富,把每个学生都当做可造之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553b3028e9951e79b89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