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意想不到的收获是什么? 一是什么样的项目是一个好的项目,好的项目的真正的目的始于一种冲动,但要通过将其转化为一种计划和行动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为此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自发行为,通过审慎的思考与活动设计,扩大他们的经验。“项目”不是“孩子的事业”,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事业”。 二是驱动性问题要有真实性,有创意、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内驱力,还要指向核心概念,可以持续探究,除此之外,驱动性问题可以引发学生高阶认知,有挑战性。问题要是开放性的问题,允许有一个以上的答案并且有个人或社会价值。 三是在项目化学习中有几个问题系统,其中本质问题是所有学习的目标的集合,把本质问题情境化就是驱动性问题。项目化学习是一个持续探索问题的历程,同时项目化学习的进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问题的历程。 2. 我想把什么迁移应用到哪里? 一是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在以往的教学中,设计过《带上她的眼睛》海报设计,同学们仅仅是对本课文本进行阅读,对于刘慈欣其他作品及科幻文学作品并不了解,所以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更从大概念出发,拓展学生思考、探索的边界。 二是设计场景引出驱动性问题,这一点要求要设计好文字场景,让文字本身更有吸引力。用回到特定的场景、赋予与语文相关的专业角色两种方式设计相关驱动性问题。 三是基于多篇课文做项目,从多篇课文中发掘语文知识与语文素养,进行整合,实现大概念、大单元教学。 3.我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一是在知识建构课中,有哪些好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赋权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二是学生在校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教师如何利用更有效的时间、更高效的支架引导学生通过现有资料学习、探索,需要更多优秀、可行的案例示例。 三是有的单元内的课文可能体裁一致,主题并不相同,很难设计出可持续性学习的项目化活动,这种情况下单篇课文的小活动如何更好地提升课堂时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b77958ab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