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的软件简论数学学习的“体验性” 大多数数学老师都曾遇到这样的提问:“老师,我平常上课都能听懂,而且当时作业也会做,但每到考试时头脑里就一片空白,思路很乱,一点头绪都没有,请您帮我指导一下学习方法好吗?”一般老师会从课前准备,课堂积极主动参与,课后复习巩固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但问题真的仅仅出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吗?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把自己的“绝招”、“金点子”不断地传授给学生,以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课堂演变成了老师“表演”的舞台,学生成了追随者甚至是观众,课后,教师不断的寻找所谓的“好题”塞给学生,学生在这种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训练中磨掉了个性,失去了思想,迷失了方向。要改变这种上课能听懂、课后或考试不会解题的现象,就必须改进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丰富的体验。 一、体验在数学学习中的必要性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从认知、理性范畴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知识增长与身心发展同步的过程。体验,是人存在的方式,是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环节。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的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这一课改目的决定 了实施体验式学习的必要性。体验式学习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于“循循善诱”,以引路、诱导、激思的方式,把学生领进知识的殿堂,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结构硬灌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于“感悟思辨”: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思维,自己发现规律,自己得出结论。体验式学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体验感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数学学习必将因体验而精彩。 二、体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众所周知,数学教学的实质是学生知识发生的过程,是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的学生数学思维中去思考和认识。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数学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就必须给学生有探究问题和亲身体验的时空,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有自始自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才可以自己的现实基础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操作、体验活动,学习才具有了主动探索的意义,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机械接受和背记知识结论。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性质的发现过程、解题方法的探索过程及思想方法的提炼过程等。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参与中,通过操作和实践,由外部活动逐渐内化,完成知识的发展过程和“获取”过程,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2。1。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7eb97a5b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