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湖北 湖北,居于天下之中,地控巴蜀吞昆仑,天连吴越吐沧桑;一马平川开楚天,九州通衢襟八方。 湖北古称“楚”,又名“荆楚”,宋代始称“湖北”。湖北,简称“鄂”。湖北因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湖北。因远古时期长江中下游水域有大量鳄鱼生息,由此在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捕食鳄鱼为生的部族,称为鄂(古时鳄、鄂同音同义)。而在周朝,楚君熊渠封其中子红到今鄂州一带为鄂王。隋文帝将其改置为鄂州,从而鄂就成了湖北的简称。 湖北最东在黄梅县刘佐乡滨江村;最南在通城县麦市镇天岳村;最西在利川市文斗乡青龙村,最北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大新川村。湖北东连安徽,南邻湖南,西界重庆,北接河南,东南与江西接壤,西北和陕西毗邻。湖北的省会武汉,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湖北的地貌总体形状为:西、北、东部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洪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中南部为江汉平原。华中最高峰在神农架。湖北除高山地区外,绝大多部分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湖北气候四季分明,炎热的气温与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河湖密布,水系发达。世界第三大长河长江从鄂西横切大巴山进入湖北境内,天然形成举世无双的奇观--长江三峡,然后缓缓地穿越江汉平原,形成九曲回肠的荆江,挟带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流,一路东去,奔向大海。由于湖北湖泊众多,又有“千湖之省”的美誉。 神农架因神农氏曾在此搭架采药、教民耕种而得名,是中国最著名的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之一。神农架林位于湖北西部,与重庆、陕西接壤,是全国惟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地处我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是湖北动植物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各类动物1050多种,被誉为“动植物王国”。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汉江流域文化遗存丰富,汉江是汉朝的发祥地,汉民族因此得名。武当山,位于湖北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属巴山东段,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享有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先山的美誉,是道教和武当拳的发源地。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山外,山色有无中。素有山水画廊之美誉的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 长江三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全长191公里,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跨越重庆的奉节、巫山,湖北的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清江是湖北境内的第二大支流,清江流域石灰岩出露广泛,清江沿岸就有70%的地区属喀斯特地貌,因此岩洞十分发育,石芽、石洞、伏流、盲谷、溶蚀洼地遍布。 恩施大峡谷是清江大峡谷中的一段,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全长108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恩施大峡谷的五大奇观是:清江升白云、绝壁环峰丛、天桥连洞群、地缝接飞瀑、地缝配竖井。亚洲最大的溶洞、世界特级洞穴之一的利腾龙洞,位于清江上游利川市的近郊,距城6、8公里。它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一。 在长江之滨,楚天之南,幕阜之中,湖北咸宁市通山县城东南,巍然挺立着千峰万嶂,集南国俊美与北国壮美于一身,它就是有九天仙山之称的九宫山,是湖北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是一个避暑胜地,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称。大洪山又有绿林山之称。由于西汉末年出现农民起义,号称绿林军,绿林山由此名声大振。大洪山古木参天,有千年银杏和楠木、香果树、灯台树等名贵树木,有“鄂中绿宝石”的美誉。它的喀斯特地貌异常发育,构成了数量较多,景观奇特的溶洞地貌等各种地质奇观于一体,享有“亚洲第一洞”之美誉。植于大洪山洪山寺下院前的千年银杏树,是大洪山的镇山之宝,有华中第一树之称,树高30米,直径2.61米。有千岛湖美称的阳新仙岛湖、多湖相连的嘉鱼三湖连江和长江故道的天鹅洲、天然绿宝石梁子湖、江汉明珠洪湖等。 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湖山傍依,秀美宁静。东湖之美在于它的壮美、它的丰富与珍奇。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梅花为武汉的市花。东湖梅园是全国四大梅园之一。楚庄王击鼓鸣金,屈原泽畔行吟,刘备磨刀祭天,李白放鹰赋诗,岳飞读书起兵,朱元璋之子月下吹笛,太平天国九女抗清,闻一多妙笔改珞珈等都发生在东湖。而毛泽东在东湖呆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武昌鱼是梁子湖的特产,其鱼肉鲜嫩,营养丰富。藕花深处不胜秋,罢钓归来月满舟。侬自烹鱼郎买酒,湖风湖水亦温柔。 在被称作九曲回肠第一湾的湖北石首市境内,有一片长江中下游保存得最为完好、最具独特性的湿地--天鹅长江故道群湿地。它以古朴的滩湿地、清秀的长蒋故道、珍稀鸟类的天堂、野生麋鹿安居的乐园、濒危豚类遨游的故乡等等。当然湖北的矿藏和能源也是十分丰富的。著名的矿藏有铜、铁、岩、石膏、磷矿与稀土等,丰富的能源有水能、风能与太阳能等。 湖北利川的水杉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有天下第一杉之称。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水杉林在湖北潜江广华寺境内,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水杉公园题写过“江汉水杉公园纪念碑”碑名。珙桐又名鸽子树,是神农架最为独特的植物,它洁白无瑕,花朵奇特,花朵开放时像白鸽凌空展翅,故有“中国鸽子树”之称。楠木为我国特有,是驰名中外的珍贵用材树种。它主要分布在湖北西部、贵州西北部、四川、湖南等地,其主要有金丝楠、宜昌楠、利川楠等。 铜都在湖北黄石大冶,它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它是全国六大铜矿生产基地之一,十大铁矿生产基地和建材重点产之一。 湖北应城素有“膏都岩海”之称,石膏储量达13亿吨,纤维石膏储量、品味居全国之冠,被誉为亚洲纤维石膏王国。应城的岩盐储量280亿吨,品味高,埋藏浅,易开采。 磷矿是湖北在全国最具优势的矿种,宜昌磷矿作为国内五大磷矿基地之一,已探明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二。 稀土是中国最丰富的战略资源,用途广泛,是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新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稀土有“工业黄金”的美称。湖北的十堰竹溪县、竹山县有储量丰富的稀土资源。湖北是一个可再生能源富集的省份。 湖北既有丰富的水能,又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能和太阳能等。如三峡工程、葛洲坝、丹江口、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等一大批大中型水电工程的建设。湖北已建成和在建的风电厂有通山九宫山、利川齐岳山、大悟仙居顶、钟祥华山观、随州大风口等。 同时湖北已发现地热田(泉)69处,多属低温地热田(泉),主要分布在咸宁、赤壁、嘉鱼、黄石、英山、应城、京山、洪湖、神农架等33个县市。经勘查,湖北地热资源储量达到D级以及D级精度以上的地热田(泉)有应城市汤池镇、咸宁市温泉镇、英山县城关镇、罗田县三里畈等7处。 与此同时,湖北也是一个缺媒、少油、乏气的省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0.53亿吨,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此外武汉市郊与洪湖、嘉鱼可能蕴藏着油气资源。这就是湖北的地理。 下面我们来认识湖北的文化。早在200多万年前,远古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远古人类文化。 原古湖北地区是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建始人是距今215万年至195万年之前的古人类。它的发现与龙骨密不可分。郧县人是距今大约100万年的古人类。当阳人是生活在大约距今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是距今5万年前生活的古人类。走过漫长的石器时代,人类迈入新石器时代的门槛。 大溪文化是长江中下游和汉江地区继城背溪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同时还有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的出现。大禹时期,三苗开始出现,而由于战争,它的族群已经瓦解但其遗裔仍生活在江汉地区繁衍生息。 楚国的崛起是在熊绎至熊渠的一百多年,楚国由弱变强,逐渐摆脱了周王朝的束缚,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熊渠是楚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楚国的崛起和强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楚庄王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广揽人才,兴修水利,重农务商,为楚国争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楚威王时期,版图空前扩大,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楚怀王继位后,国力开始由盛转衰,最终楚国国都郢被攻破,同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河自尽。最后,楚国八百年的扩张经营就这样结束了。 三国时期是湖北历史上的又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三顾毛庐、刘备借荆州、赵云大战长板坡、赤壁之战等等都发生在湖北。 茶文化的诞生起源于湖北,它被誉为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个五重大贡献。而它源自三个人,它的发现者神农氏、它的传是诸葛孔明,它的文化与艺术得利于陆羽,他被尊为茶神。 道教在湖北黄梅县最为鼎盛。 在诗坛上出现了孟浩然、綦毋潜、岑参、张继、段成武、皮日休等诗才。在宋元时期的湖北,重农兴商,馔文奋武。同时出现了理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及科技等,如朱熹、程颢、程颐、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人物。 明朝的嘉靖皇帝在湖北生活过,而钟祥的来源是钟聚祥瑞而得名钟祥。明朝丞相张居正出生于江陵,其有神童之称。出任官场,他推行了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 文学方面的:公安三袁、竟陵派、嘉鱼二李;医学方面:万全、药圣李时珍。 京剧的发展与湖北人密不可分。同时,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北伐战争、黄麻起义、千里越进大别山等等都是在湖北发生的。 湖北阳新龙港被誉为“小莫斯科”。小小阳新,万众一心。要粮有粮,要兵有兵。惟楚有才,鄂东为最。其中代表有熊十力、黄侃、李四光汤用彤、闻一多、王亚南、废名、胡风、徐复观、叶君健、殷海光等等。 要提湖北的发展,必然要说到张之洞。他兴办了学堂,开起了工厂,修建了铁路,同时对于矿产资源的利用,使得湖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东风汽车的诞生,对外开放,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得湖北正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在前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156562ed630b1c58eeb5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