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民族学概论》是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目的在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各个民族起源、发展、变迁及消亡等规律,及其各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服务,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服务。 (三)教学内容:该门课程主要讲述民族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如民族的形成、民族与语言的关系、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民族学的源流、研究方法和任务;民族的社会形态;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民族的文化;民族学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的应用。 (四)教学时数:全部课程的教学总时数约36个课时(一学期,周2课时) (五)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将采用课堂教学为主,可结合情况适当布置课外阅读书目、作业,以及课堂讨论等。 (六)选用教材:无指定教材。 二、本文 第一章 民族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民族、种族与族群概念。语言与民族的关系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內容:本章主要讲述民族的形成、民族与种族、族群概念的区分;语言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分及其民族的分布格局。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与民族的形成(2) 人类的起源。民族的形成;民族与种族、族群的异同。 第二节 语言与民族的关系(2) 语言的产生。语言和民族的关系;语言学在民族学研究中的地位;民族学研究中的语言学方法。 第三节 经济文化类型(2) 经济文化类型的含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作用;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基本框架。 考核要点:识记:民族、种族、族群的概念。 理解:语言与民族的相互关系。 综合运用:分析我国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及其分布状况。 第二章 民族学的源流、研究方法和任务 教学要点:民族学的源流与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任务。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民族学的源流;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方法;中国民族学的任务。 第一节 民族学的源流(2)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创立;西方民族学流派;苏维埃民族学派;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方法(2) 民族学实地调查的主要特点;民族学实地调查的类型;民族学调查者素质的培养。 1 考核要点:识记:西方主要民族学流派。 理解:西方民族学流派与苏维埃民族学流派的关系。 综合运用:中国民族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第三章 民族社会形态 教学要点:社会形态与民族学的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社会形态与民族学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诸社会形态;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及其过渡。 第一节 社会形态与民族学的关系(2) 人类社会形态学说;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研究的重要的课题。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2)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原始公社残余形态;中国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中国少数民族向社会主义过渡。 考核要点:识记: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原始公社残余形态。 简单运用:举例说明中国少数民族由原始公社残余形态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四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教学要点:婚姻制度的演变;亲属制度的分类;亲属制度与婚姻家庭的关系。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讲述婚姻家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几种主要的婚姻家庭制度的演变;亲属制度的分类;亲属制度与婚姻家庭的关系。 第一节 婚姻家庭制度(3) 婚姻家庭的基本概念;以及几种主要的婚姻家庭制度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亲属制度(3) 亲属制度的分类;亲属制度与婚姻家庭的关系。 考核要点:识记:几种主要的婚姻家庭制度。 理解: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综合运用: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五章 文化 教学要点:文化与民族的关系及其民族学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文化的概念;民族学文化研究的意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第一节 民族学文化研究的意义(2) 文化与民族;民族学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物质与精神文化(4)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基本概念;两种文化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考核要点:识记:文化的概念;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简单运用:民族学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六章 民族学在我国的实际应用 教学要点:民族学在中国的实际应用;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与经济发展;民族现代化的进程。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述民族学在西方与中国的实践与应用;民族地区的生态类型与经济发展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cba9c22b6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