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相似三角形性质”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0 01:32: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相似三角形性质的教学反思

作者:张凝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3年第10

虽然参加工作没几个年头,但是每堂课下来,自己的感受还是非常丰富的,因为每堂课给我带来的都是内心的极大冲击。在进行相似三角形性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本着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理念,大胆地把每一个关键知识点的导出都交给学生来完成。在上课之前我还在犹豫是不是把相似三角形的三个重要性质中的第一条由我来启发给学生,然后让小组交流的方式来推导第二条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也等于相似比。但是学生给我的永远都是惊喜,当我把第一个引入的问题抛给学生的时候,我观察学生的反应,似乎觉得接受起来并不成问题,于是我大胆地把第一个问题交给学生,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的比等于相似比如何证明?小组的四个学生都开动了脑筋,我走到学生中去,我听见的是阵阵的争论声,有的学生说猜想到了这个性质,有的学生说该证明左边的两个小三角形相似,有的说该证明右边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里,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无论学生怎么去证明,都给予了鼓励,当韦××同学走到黑板前大胆地把他们小组的结论加以证明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设计是成功的,数学课就该交给学生自己来探究。当完成了一条性质的探究过程时,我及时地精选了两道与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的比等于相似比的练习题,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应用,保证每个学生都会用这条性质解决一些问题。接着第二条性质的得出就显得有点吃力了,学生的讨论时间也偏长了一些,因为学生在进行相似三角形判定时,总是觉得利用两角相等来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是比较容易的,利用三边对应成比例来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也容易,唯独利用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来证明三角形相似,总是感觉不顺手,这时我走到学生中间去,对小组探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指导,接着进行了两道基础题目的训练,其中一道题目由学生展示并来讲解,基本还是成功的。接着是对最后一条,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的证明。证明过程较为顺利,题目的解决也很顺利。

定理的推导过程基本完成顺利,接下来是这条定理的应用了,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进行例题讲解过程中,我把例题的第一问证明三角形相似交给学生来完成,用以巩固学生对判定定理的熟练程度。第二问由我讲解并板书,让学生体会几何题推理的严谨性。接着是巩固练习,加强学生对应用的掌握程度,在变式训练中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迁移能力,一道数学题既用到了勾股定理,又用到了勾股定理求斜边高的问题,又用到了本节课所学的性质。这是本节课的升华,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在最后一道题中把三角形内接正方形的问题,迁移成长方形的问题,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知识点的迁移利用。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谈体会、谈困惑,真正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下面我就主要谈一谈本节课的成功之处,首先大胆尝试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体会探索知识的乐趣。同以往的课堂相比,不同点在于,学生的脸一直是微笑着的,表情很丰富。有困惑的、有满足的、有开心的、有自信的……而以往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脸上是没什么表情的,有什么比让学生开心地学更让人满足呢?同时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照顾了一部分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础一般的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有的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强,而有的学生还是要加强知识点应用的训练,所以,在每条性质推导结束后,我都安排两道学有所获基础性强的题目,这样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教学设计,带动全班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同时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上,使本节课的容量非常大,尤其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在几道变式训练以及提高题目上,使本节课的难点得到强化,让学生学有所获。

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不足之处,由于是刚刚尝试教学方式的转变,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掌握程度还是略显不够,尤其是在学生活动中总是担心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 正是对学生的不够自信,导致本节课的重点部分讲解花费的时间稍多了一些,20分钟左右。而难点的突破上还显得有点仓促。同时在小组交流讨论过程中,总是期望每个学生都能有同样的收获,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每个学生适应教学改革的过程都不一样,有的学生一直就喜欢这种交流式学习的方式,而有的学生被动惯了,在小组交流的时候习惯于听别人的见解,忘记自己的主动作用,这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点改进的地方,要让每个学生都习惯于积极主动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成为掌握知识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人。在尝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无论对学生还是对于我而言,都是个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是自我的怀疑,然后是摸索的前进,接着是欣然的惊喜,然后是品味成功的喜悦,而我现在正经历着摸索的前进阶段,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而老师就是一盏指路的灯,指引学生朝着真理前进。

一堂课下来,总是带给我很多思考,更多的是对本节课的反思,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来说,我希望把我的每一堂课都上好,期望每堂课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收获。我已经习惯于课下去反思,因为反思的过程是我准备下一次前进的过程。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石厦中学) 编辑 王团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63880e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