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教材同步作文素材 一 单元主题 媒 介 素 养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多种传播媒介相融合的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了解社会、与他人沟通、与群体产生联系、与周围世界交换信息和进行各种决策等都需要借助媒介,而且是多种媒介。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运用也受到多种传播媒介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新的特点。与“媒介”“传播”有关的知识、理论相当丰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种媒介传播信息,掌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播信息的相关方法和注意点,并进行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媒介应用能力。 二 素材广角 【经典坊】 1.电视这一娱乐传媒虽然可以让无数的人同时为同一个笑话发笑,却依然让人备受孤独。 ——艾略特 2.当我面对一群人,或是大众传播媒体谈话时,我总是假想自己是和“一个人”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 ——巴伯 3.擅长沟通的管理者,也可能擅长掩饰真正的问题。 ——柯利斯·阿格利斯 4.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 ——列夫·托尔斯泰 二 时评摘录 捕风捉影的自媒体该管管了 4月30日,不少市民的某网络信息平台被一条题为“太嚣张!武鸣一男子当街对一老人‘动手’!”的文章刷屏。南宁武鸣警方发现该网络舆情后,立即对该事件展开调查。经查,这是南宁一家自媒体公司管理者杨某为了提高阅读量,在某公众号发布了一条未经核实的假新闻,5月6日,杨某被南宁武鸣警方依法行政拘留5天。(摘自5月7日 《南国早报》) 随着网络信息环境愈发开放包容,自媒体逐步迈入历史舞台,高调亮相于大众视野。如今,民众已经不再满足于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独立获得资讯的过程中,对事件做出判断;同时每一个人也都有机会成为代表自身观点、自由意志的“独立发言人”,如此一来,某些网络平台“大IP”的身影无处不见,“自媒体”时代亦迎来了“全民制造”的大热浪潮。但是,广大网民在享受自媒体所提供的便捷、快速、娱乐化的同时,更要懂得擦亮慧眼,不仅要掌握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更要让大众监督成为倒逼自媒体规范运营的一柄利剑,唯有如此,才能让那些“开篇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自媒体账号再也“开不了口”。 媒体应当永担社会责任 近期,有些媒体的日子不好过。一些电视台开办的婚恋交友、情感故事类节目,盲目追求收视率,大肆造假炒作,“拜金女”“炫富男”纷纷出场,“宁在宝马里哭泣,不在自行车后笑”等拜金主义口号甚嚣尘上,种种低俗之风,一时搅得荧屏乌烟瘴气,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批评,也损害了媒体形象。国家广电总局为此连发文件,对这类节目严加整顿。 在事后的反思中,媒体的社会责任,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营造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舆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深刻地指出了媒体肩负的社会责任。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人们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使人们既了解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如何构架现实,也知道怎样制作传媒作品与生产媒介信息。 首先,传媒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公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帮助群众增进对周围世界的了解,特别应重视正确、理性地分析和认知客观事物的方法的教育,使公众做个既有责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公民。其次,向国外学习,使社会成员也对传媒的职业规范和基本常识有充分 的了解,帮助群众形成对媒体的正确认知。比如,向国外学习,传媒的信息怎样采集又如何制作和传播、传媒的公益性和商业性应否分开又如何区分,从而增强社会公众对传媒信息及传播方式的判断能力,学会选择、识别良莠,形成拒斥不健康的媒体信息的自觉。再次,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美国有旧金山的“媒介素养教育方略”、洛杉矶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心”等传媒教育组织;智利有“教育普及中心”“文化、艺术表达与研究中心”等组织;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成立了“儿童与公民电视论坛”等民间组织。这些组织以筹办会议、组织专题研究等形式大力倡导传媒教育,值得我们充分借鉴。(选自谭泓《媒介素养教育》,有删改) 网络化时代社交文化的社会伦理 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分享与隐私悖论。社交网络,作为一种市场产品,将用户生产和分享信息作为核心功能,鼓励用户进行更多的信息分享和自我揭露,个人隐私信息成为社交网络可以进行交易的商品。随着社交网络与移动智能设备的结合,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身边新鲜事,呈现即时化分享的特点,媒介更加多元化,内容更丰富。然而,社交网络即时分享中公私界限的模糊性以及社会互动的场景化,使个人在社交网络进行信息分享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个人隐私的关注,打破个人维持的日常生活中的隐私边界。因此,在社交网络中,隐私悖论一直存在,即在社交网络使用中,人们对隐私的态度和隐私保护行为具有非线性的相关性,人们对隐私信息的关注并不能减少人们在社交网络中自我暴露隐私信息的行为。 社交网络中的数字化伦理。社交网络作为依托网络媒介进行情感性交流的重要工具,将人际交往具化为关注、点赞、转发、评论等数字化网络行为,弱化了情感性沟通,使社交呈现出形式化、肤浅化和广而不深的特点。话语的贫乏和缺失冲淡了社会交往的内在情感,使网络社交成为一种程式化的工具,在被点击中沦为数字化道德的符号。 社交网络中的个体化道德。社交网络互动过程中社会反馈机制的缺失和网络环境中约束社会互动规范的缺失,使个体从现实生活的家庭、单位、阶层、组织等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独立与自由。但是,这种反馈机制和互动规范的严重缺失,也会带来隐患。在社交网络中,越来越膨胀的个人主义以及最大限度扩大个人自主权的欲望,导致人们对权威的怀疑,人们想要一种团体感,却又不信任限制其自由的权威组织,因此道德上的个人主义增加了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孤独感。 (摘编自《网络化时代社交文化的社会伦理》) 三 群文集萃 网络如何更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黄仲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生存之根和立足之本,也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已成为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使整个文化传播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利用网络媒介有效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发扬光大,成为当下社会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命题。笔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借助网络向全社会传播,使人们通过更为便捷和新颖的方式领略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利用网络媒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和”,在网络中进行文化传播,要尽量消除群众接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体现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而不是制造距离感。这就需要线上线下相互配合,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共同发力,文化界专家与广大民众积极互动,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良性互动的网络传播氛围。如果传播者仍旧坚持一种趋于极致的精英化立场,则很容易产生“曲高和寡”的现象,难以达到传播效果。面对网络文化环境,我们要适应它、融入它,这样才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触网落地,真正地入眼、入耳、入心。所以,面对网络受众,文化传播过程应有起码的诚意,放下身段却不掉身价,放低姿态而不降低品格,无形中拉近彼此距离,提升传播效果。 二是要“活”,就是在坚持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站在网络受众的角度,摆脱简单机械的灌输方式,努力培育有营养、有质感、有活力的文化传播形式。年轻一代是思维极度活跃的网络主要受众群体,与上一代人相比,代际文化差异较大,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也不同于以往时代。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传播者需要思考年轻人的口味,理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避免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简单的“文化晾晒”,机械死板地传播中华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d9b057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