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ACM-ICPC竞赛的教育意义 ACM-ICPC竞赛和培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基础学科很好地运用于程序设计当中,帮助学生加强学习和理解;其竞赛题目需要融入很多相关学科知识;选手通过培训和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更多的基础学科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我是从高中开始接触程序设计类竞赛的,当时程序设计竞赛叫做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对于我来说,三年的竞赛生涯有些枯燥,我牺牲了很多假期时间待在机房和竞赛小组的伙伴们一起学算法、做程序题,并于2001年、2002年获得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一等奖(相当于学科竞赛的省赛一等奖)。尽管我们当时没能更进一步入选省队参加全国赛,但我却因此被保送到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并学习软件工程专业。 高中的我对于程序设计类竞赛的意义有些置疑:似乎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只是学了一些算法,会编一些没什么实际意义的程序,拿了几个奖被保送读大学而已,好像还没有学习计算机应用开发技术来得实在。所以,那时我并没有太多关注ACM-ICPC。 后来,当经历了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后,我发现竞赛带给我很多知识、技能以外的东西。 比如我觉得大学里每天听老师授课的效率不如看书自学的高,比如自己在学习计算机相关基础课程时感觉比别人更轻松,而这些都与我高中的竞赛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在高中的竞赛培训中,老师很少通过上课的方式给我们灌输知识,而是安排我们学习,告诉我们去看哪些书、做哪些程序题,并且组织我们进行交流讨论。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知识存在缺陷,再翻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这样的模式能够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让我们知道应当如何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可以说,这时我才深切感受到这些程序设计竞赛的内涵,它教给我们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内涵,教给我们的是学习计算机科学的方法,是真正的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2005年9月,软件学院代表学校参加ACM-ICPC竞赛,这时我才真正有了接触这个竞赛的机会,并做起了小教练,负责组织培训、参赛工作。其实当时我对ACM-ICPC竞赛了解得也不是很透彻,而且当时离各赛区的比赛开始只有一个月的时间。等到我们完成队员选拔、组好参赛队时,已经错过了国内杭州赛区和成都赛区的报名时间。缺乏教练经验的我组织队员匆匆培训、练习了不到一个月,就参加了北京赛区网上预赛,并获得了出线资格,让北航在近年来第一次顺利晋级,并且组织了一支全部由大一学生组成的队伍参加北京区的决赛。在决赛期间,我有幸与北大的李文新老师、浙大的陈越老师、中山大学的郭嵩山老师以及国内其他各高校的教练老师进行一些交流和讨论,更深刻地体会到该竞赛的意义与内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25e4e3581b6bd97e19ea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