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背诵的重要性 作者:王德莉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1年第18期 最近看的一则资料上讲了英国的“英文诵读教学法”颇感兴趣,文中指出这是英国中小学19世纪广泛采用、今天备受欧美教育界推学的一种英文教学方法,其核心是教师在英文的学习上指导学生直接背诵西方文化的经典著作。这种教学法的目标是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背诵。 乍听起来,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让识字尚不多的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去背诵深奥的经典岂不是荒唐可笑?这种死记硬背的中国古代“私塾式”教学方法不是与现代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吗?其实,事实证明诵读教学法非但没有违背现代教育思想,反而是在补充现代教育中最大的缺失,是完全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的。 近来海外学人刘绍铭教授的《文字岂东西》一文中,对中外语文教学,更是主张一个“背”字。又从报纸上得知今年江苏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是古白话文写成,有着极深的古文化功底及古典文学知识,这一考生被南京大学特招录取。回想自己近十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以及自己十几年的学习,对比开来,明显感觉到现在背书的学生少了,可背的文章少了。再看看学生写的作文,平淡如水,总是给人“囊中羞涩”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背功教学。 汉语极富有音乐节奏美,平仄声韵,整齐有序,讲究抑扬顿挫,易于诵读,琅琅上口,易让人在背诵中领略其会义。自古以来,我国教育上就有重视背诵的优秀传统,古代的诸多先贤圣人,何尝不是从背中起步而步入辉煌的?古今建树很高的文学大家,无不是熟读成诵的高手:巴金十二三岁就能背几部书,《古文观止》能倒背如流;茅盾更是能任由别人抽考背诵《红楼梦》的任一章节;朱光潜老先生也说过:“我现在所记的书大多都是儿时背诵过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园倩就直截了当地说:我看学习语文的途径虽多,背诵是少不了的。可见,语文教学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认真抓好“背功”教学水平,才能真正解决学生“腹中空”“根底浅”的弊端。 现在让我们冷静的分析一下,我们的学生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有几个能背多少名家名篇。能背唐诗三百首的,可能更寥寥无几。“不会写诗也会吟”也只能是一个奢望。那么我们的学生到底学会了些什么呢?原先的科学式的教学方法什么都要求理解,要合乎逻辑,好好的一篇文章被解析的七零八落,把文章应有的美感和文采全破坏了。课本一丢,架空分析,没有留下任何的印象。倒不如让这些处于人生记忆力发展顶峰时期的中学生多记些有价值的经典之件。如果不让他们去背些名书名篇,他们也会去背诵广告词,流行歌曲之类的东西。 翻翻中学语文的新大纲,它已经把诵读纳入了要求之列。新大纲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上海复旦大学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b3338d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