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学说》后记 作者:刘梦溪 来源:《云梦学刊》 2015年第3期 刘梦溪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文化研究所, 北京 100029) 收稿日期:2015-04-10 作者简介:刘梦溪(1941- ),男,辽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 本书文字原为我的研究陈寅恪专书的一章,初稿成于1991年,首刊台湾《书目季刊》,1991年第四期和1992年第一期连载。1994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王永兴先生编)收录。北京大学已故王瑶教授主持的《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项目,此文作为其中的一章,199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文章题目为《一代文化所托命之人——陈寅恪的学术创获与研究方法》,全文连同注释六万二千有奇。当年季羡林先生不以文长为苦,通篇披览后,许以“至文”。季先生知我研陈,盖即由于此篇也。然而这已是二十三年前的往事了。 斯又过去十五年之后的2007年,我对此文作了一次校改增补,抽去最后一节“真正‘脱心智于俗谛之桎梏’的现代学者”。阐释学部分经重新写过,厘出新的框架,分设六目,即第一,“了解之同情”:阐释的先验态度;第二,“释证”、“补正”、“参证”:阐释的多元途径;第三,“既解释文句又讨论问题”:阐释的思想向度;第四,比较阐释和心理分析:阐释的现代意味;第五,古典、今典又重证发:阐释的种子求证。如今本书之第六章“陈氏阐释学”,就是2007年的重写稿本。我较为满意的是第六节,对寅老重视环境和家世信仰的熏习的文化思想,以佛教唯识学之“种子识”(阿赖耶识)来标识,也许不失为有得。研陈不同于其他课题的写作,寅老之学,渊矣博矣,几无涯际可寻,而且为学境界极高,家国之思和兴亡之感每萦回于字里行间;特别涉及梵典、道藏、文化本原、域外文字等议题,我辈后学常感程度不够,偶有会心,已属不易。依循陈著文本,忠实地跟着寅老脚步走,也不免被他远远抛在后面。惟重新写过的“陈氏阐释学”这一章,自揣庶几可与寅老之学有近乎“神理相接”之处。 去年九月,再次对原稿作了修订改润,字数较二十三年前的旧稿翻出一倍,共得八章。第八章“陈寅恪学说的精神维度”是为新写。第一章“学问人生和心路历程”是已往写的陈寅恪学行小记,特移来作为学说主人的背景和传记材料,俾便读者对义宁之学有一通彻的了解。我的研陈,一是与王国维一起研究,一位老辈称之为“王陈并治”;二是文本解读和家学渊源并重,对其祖父陈宝箴和父尊陈三立,尝长期涵泳研治;三是把陈寅恪置于20世纪现代学术的环境中加以研究,以明其异世独出之性质。陈先生的学问固然主要立足于乙部,是现代大史学家,但同时也是一位大思想家。这是我近三十年读陈研陈得出的一个自认为确当不易的结论。 马一浮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泰和会语》)陈寅恪先生毕生说诗治史,“在史中求史识”,自是经过长期“体究”,而且“融会贯通”不在话下。而其所“治”之史,从根本上说实为吾国思想文化之史,特点为贯通古今,兼采中西,打通文史,古典绾合今情,所谓“明清痛史新兼旧”是也。他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著论已成一独辟创发的学说系统。故以“陈寅恪的学说”名书,对寅老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而言,信不诬也。 本书清样出来后,又作了一次斟改,校正多处舛误,有的篇章有所增补,没有小标题的章次统加上了小标题。引录陈著之文本,原来以1980年上海古籍本为主,现一律改为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的《陈寅恪集》。附录之“陈寅恪的学说为何有力量”,是2013年我在陈寅恪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曾刊于《中华读书报》,题旨颇有合于本文之内容者,附此一并就正于研陈诸君子。 2014年3月13日书稿清样校讫补记于京城之东塾 注:刘梦溪著《陈寅恪的学说》一书由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出版。 [责任编辑 余三定;责任校对 杨年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fc2ad8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