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可编辑 牵着蜗牛去散步,静候一路花开 残疾孩子凝聚爱心,自我参与到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以来。差不多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实践探究,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别儿童的一片爱心和责任心,饱含着我们对特别教育的付出和努力。现针对我组送教工作进行小结: 1、了解情况,简单评估 我们这组的送教对象共四名,其中孤儿院3名,在街上理发店的小孩一名。由于小孩从没有接受过有效的教育,各方面开展相当缓慢,通过一般的交流、观察甚至评估不能全面了解其情况。我们通过与福利院院长、家长沟通,大概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成员、成病原因、发病规律、治病经历、生理状态、生活习惯等相关情况。并结合学校张贴的建议孩子送教方向设置课程。每堂课做到认真备课,教具打算得当,坚持自带电脑用多媒体给他们上课。 2、走近身边,开启心门 家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家长难免会心疼、觉得亏欠他,给其充分的溺爱,但由于没有同龄孩子情愿与其玩耍,所以比较孤独,言语能力差,不情愿理人。也由于程度过重,没有方法进行言语交流,给我们送教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我们只能渐渐来,播放儿歌、带各种玩具或食物来吸引他的注意力,争取跟他建立友好联系。经过不懈努力、反复刺激,孩子们渐渐接受我们的到来,并从开始的从不正视、嘴巴紧闭,到后来有了简单的眼神交流。 3、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爱心是从事特别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我们每月至少一次送教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别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肯定的提高。福利院的三位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家庭的温暖,但他们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也有着心理开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关爱的需要。但要让他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明显提高是相当困难的。我们注意因材施教,从简单常识教起,运用游戏形式,以生动的言语、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舞孩子,援助孩子建立学习意识、树立信心;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送教上门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屡次,更多的是手把手地教孩子,直到孩子能较为熟练地掌握。 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别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们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连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究、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 文档可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18485335a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