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洗尽文字老,意到深处平亦奇

时间:2022-04-23 11:36: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铅华洗尽文字老,意到深处平亦奇

作者:房家睿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13

【摘 要】《琐忆》是篇经典的记人散文,其形散神聚的艺术结构、典型精当的材料选择、巧妙合理的结构安排,以及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都堪称语文阅读与写作的范本,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琐忆》;鉴赏;指导

《琐忆》是1961年唐弢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80周年而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虽然五十余年过去,但本文在选材、组材及结构等方面的藝术依旧耐人寻味,是学生揣摩阅读与写作的极好范本。故此,本人试作分析,以期与同学相切磋。 一、典型精当的材料选择

一篇好的文章,在于要言不烦。材料的选择取舍必须围绕主题表达和深化的需要,这要求作者在选材、组材时须选择典型的材料,以一当十,精当而不重复赘余。《琐忆》在此可称典范。

恰如文题,《琐忆》一文选材多达七件小事,但细细推敲,却无一事可删,因其在文中各有其用。

文章第一件事写作者与鲁迅初次唔见,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澄清敌人对鲁迅的诬蔑毁谤,塑造鲁迅平易近人的形象特征,也为全文人物形象的塑造定下基调。

文中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俱表现鲁迅循循善诱,教导青年,但二者又有区别。前者重在写鲁迅对青年的批评教育,后者则重在写鲁迅对青年的鼓励支持,这两件事又突出鲁迅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无论是批评还是鼓励,都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其平易近人的形象进一步凸显。

文中第四件事写鲁迅为素不相识的青年补靴,则表现了鲁迅对青年的关爱已到无微不至的地步,其平易近人的形象更是无以复加,并顺及揭示鲁迅先生关爱青年的思想动机和思想发展过程,使读者从更深的思想层次去认识鲁迅,同时表现鲁迅的思想认识在斗争实践中发展进步,而关爱青年的思想没有变化,这样,鲁迅先生平易近人的形象特征便显得更加真实、丰满,并照应了文章开头对鲁迅先生形象认识的纠正廓清,平易近人作为鲁迅形象的一个侧面便鲜明地树立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d9dd0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