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忆》中的两个问题 一、“笑不可仰”之别解 新编高中语文(试验本·必修)第一册所选的唐弢的《琐忆》一文中,写了国民党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同泳,鲁迅对此可笑做法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听到这段精彩的言论,作者说:“我们已经笑不可仰了,鲁迅先生却又站起身来,模拟戴着防毒面具走路的样子。” 何为“笑不可仰”?《读写月报》2001年6月号载刘永铮《〈琐忆〉中不规范的词语和标点符号用法》一文,作者认为:“‘仰’有脸向上的意思。文中引用鲁迅先生‘男女同泳’的笑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幽默和智慧。大概是作者听了这个笑话,笑得前俯后仰,甚至连脸都不能再往上仰了,但是,尽管这样,从句法结构来说,却不能写成‘笑不可仰’,‘笑’怎么能够‘不可仰’呢?”总之,作者首先做了一个可能性推测,进一步认为“笑不可仰”是生造短语。这些观点固然有其正确性,但是从否定这个短语的结构的角度来讨论,恐怕还不是最佳的途径,且多少有点“为名人讳”的嫌疑。我觉得,这里的毛病不在语法结构,而在于用字的错误;“笑不可仰”当是“笑不可抑”的误写。其理由如次: 第一,“抑”字和“仰”字字形非常相似,无论是书写还是排版,都完全有可能将两字混淆,即使不是用了别字也完全可能是作者的笔误或者排字工的疏忽。加之这个“仰”字在这儿也可以勉强理解得通,正如前面刘永铮老师所做的那样的推测;尤其,这是名家名篇,就更有可能存在自觉不自觉为名人讳的因素。因此,即使牵强,读者也仍然附会至今。 第二,从“抑”字的意义来看,是完全符合该语境的。“抑”字的含义是:“按,往下压”,如抑首(按其脑袋);抑扬(按下与上举)。引申为“抑制”之义,如“抑其兼并”(清·洪亮吉《治平篇》),“不可遏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笑不可抑”其实就是说,作者听了鲁迅先生那个笑话,为鲁迅先生超人的幽默和机智而大笑,笑得前合后仰,笑得捧腹,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却无法控制自己使自己不笑。这远比解释为“甚至连脸都不能再往上仰了”要合理得多,为什么笑的时候脸一定是朝后仰呢? 第三、就从语法角度来说,“笑不可抑”是一个补充式结构,也完全可以找到与它结构一样的短语,如“妙不可言”、“臭不可闻”、“乐不可支”、“苦不堪言”等,都是属于“„„得„„”的结构。“言妙”、“闻臭”、“支乐”、“言苦”,可以反过来构成支配关系,“抑笑”也可以构成支配关系,因此“笑不可抑”在语法上也是可以成立的。 二、“千夫”和“孺子”不对立 新编高中语文(试验本·必修)第一册所选的唐弢的《琐忆》一文中,用到了鲁迅的著名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课文后有一段知识短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诗里的“千夫”和“孺子”是对立的,因此鲁迅不能不表示“横眉冷对”和“俯首甘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这里,显得更加爱憎分明,性格也显得愈统一。 唐弢《关于〈琐忆〉》 课后作业第二题归纳课文有关内容填空,《教参》所给的参考答案,其中也有“克服局限,甘为孺子”之句。 我认为,在这里,作者显然是错误解释了诗句,而《教参》又再次错用了这种解释。 在这两句诗句中,“千夫指”和“孺子牛”才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千夫”指很多的人,“千夫指”即千夫所指,意为被许多人谴责,形容犯了众怒。如“千夫所指,其倾覆可立而期”(章炳麟《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千夫指”是一个名词,理解为被许多人谴责的人,出在鲁迅笔下,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被广大民众谴责的反动派极其帮凶。同样道理,“孺子”即小孩,“孺子牛”即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鲁迅称自己“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的那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牛”,就是希望自己做一个“孺子牛”,也就是希望自己做一个无私奉献于人民的人;而这里的“孺子”则显然是指“人民大众”。“很多的人”与“人民大众”难道是对立的吗? 其实,有意思的是就在《教参》上鲁宝元的《唐弢同志谈〈琐忆〉》一文,引用唐弢自己的一段话,足以说明其正确含义,试录于下: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那两句脍炙人口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它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就是:对敌人无比仇恨、决不妥协;对同志无限热爱、鞠躬尽瘁。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特别提到这两句诗,他解释说,诗中的“孺子”指的是人民大众。我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孺子”也可以认为是特指青年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8ab8ea81c758f5f61f67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