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异化浅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异化浅析 教育异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贯穿于教育史的始终。新时代教育异化主要表现为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的异化;教育异化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探究新时代教育异化的状况,对于现代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异化教育价值取向教育评价“异化”,是哲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主体为着自身而创造出客体,客体反过来成为控制、主宰、支配主体的东西。通俗地说,它是指事物在某种原因与条件下生长出与自己本质相悖的、异己的力量,这种力量又反过来破坏该事物的本质。 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教育也会产生一种异己的违背自身本质要求的统治力量,使教育与其本质、与人的本性相对立,这就是教育的异化。基于对异化的认识,我们所赋予的教育异化的含义是: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心智和发展健全人格的教育反过来成为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 教育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探究新时代教育异化的状况,对于现代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异化的表现 教育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价值取向的异化 “育人”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等最终都是为之服务的。现代教育过分看重人对社会的尤其是经济的贡献,对人的自身发展有所忽视。这就意味着教育开始放弃“育人”的根本,成为单纯的谋生手段,即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现代教育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倾向都是教育功利化的突出表现。教育的社会功利化倾向使教育失去自己独立的人格精神。 (二)教育内容的异化 表现为学校教育内容过于繁杂、难度大、偏离教育主旨、内容陈旧。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余时间也都被作业、补习占据,学习呈现出机械性、重复性等不良特征,导致学生失去了自由发展的时间与空间,这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毫无益处。 (三)教育方法的异化 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方法还是以“灌输式”为主,在这种强制性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创造性,这就使得教育失 去其应有的意义。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教育的这种灌输方法是与时代精神相背离的。 (四)教育评价的异化 教育评价的异化主要表现在评价的形式、标准、主体等方面。 1.评价形式的异化。当前,学校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最主要的方式依然是考试。考试作为学校检查与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之一,事实上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学生也因此沦为“考试机器”。 2.评价标准的异化。社会流行的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教育评价体系,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统一的框架内,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个性。毋庸置疑,分数能够衡量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它的功能也仅限于此,它永远无法衡量出学生的社会知识、生存技能等真才实学。 3.评价主体的异化。教育评价的主体是教育者,学生在评价中完全是被动的,虽然学生偶尔也扮演自我评价的角色,但在规范的尤其决定“命运”的考试中,真正的评价主体是教师和权威人士,学生完全被排除在评价之外,这显然违背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客观事实。评价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环应建立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只有学生最了解自己的需要,学生参与的评价也有利于建立学生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意识,树立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的角色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二、教育异化的后果 教育异化的后果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教育的原旨背离 教育异化的最大危害就在于这一点。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史,从起源开始,教育的根本目的都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人们兴师动众、花钱费力办教育,其目的是提高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中首要要素的人的素质。但事实上,有许多办学者的办学思想和目的离教育的原旨越来越远,考试、升学、文凭成为了教育的目的,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 (二)人的工具化和奴性化 现行教育中过多的压抑使人成为了工具。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催生出教育的改革,教育必须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更为全面的人才。以此为指导思想,教育培养出来的充其量只是一种更全面的工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的异化也都集中说明了一点——当前教育造就了大批工具化、奴性化的人,表现为不能独立思考,没有独立见解,惟书、惟上、盲目崇拜权威。 (三)对当前深化教育改革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由于教育异化的长期作用,深入人心,使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社会乃至学生本人都对教育的本质形成一种偏颇的认识,认为读书、理论、讲解、背记、考试等就是教育的本来面目,导致教育方向的摇摆不定,严重影响我国的教育改革进程。 三、纠正教育异化的几点建议 教育异化是普遍存在着的,它本身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而教育异化一旦产生,就无法在短期内得到纠正。鉴于我国目前的状况,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一)要正确、合理、适度地使用考试 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其本身是中性的,是一种“价值中立”的东西。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正确、合理、适度,要让考试的诊断、反馈、导向、总结、激励等多种功能得到全面发挥,使考试成为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成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力杠杆。 (二)实现教育过程的民主化 教育过程民主化,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的重新调整。改变教师的单一管理者的功能及学生单一的被管理者的功能,让他们在角色上根据教育目的的需要相互转化,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正是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负责”的有效手段。 (三)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首先,现代教育评价必须注重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力争把教育评价信息的使用者、教育活动的相关利益者、教育活动的参与者等都纳入到教育评价的主体中来,这样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其次,教育评价应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此外,教育评价应更加重视发挥元评价的作用,强化评价的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邓泽功.谈教育的异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7). [3]甘剑梅.论新时代的教育异化[J].宁波大学学报,2003,(1). [4]王从.考试与教育的异化[J].内蒙古教育,2002,(8). [5]万作芳.教育异化:概念及表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07190f1711cc7931b71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