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人文意象随笔 中国古典人文意象随笔 没有规律和明显的趋向,只有血脉中不安的分子、季节的轮回和执著的偏信。我只相信,这应该就是蒙昧的启蒙、伪善世界中的真知。它们是干旱的草原、荒漠中的绿洲,给你喘息的机会和余地。在污浊的世界中,它讲叙的是一种清高的坚实有力的实践哲学。 鲜红的艺术血液、有毒的思想种子、叛逆的天性,演绎着悲剧与壮烈的人生。那种斗志与血性在如今的人群里已经罕见了。在充斥着种种虚假、欺诈、无耻与逢场作戏的时代,我已经很难找到一个这样的人生传奇故事。 渐渐地,你会为这种比喻和妙笔生花的故事感到窒息和恶心。天下的胡同,那种狭窄,极端的压抑感,让人想到词句的平仄。秀才的胡同,朗月之下,青灯黄卷,人间的烟火气息和性情中的血性骨气,都几欲殆尽。 去博物馆看一下古人竹简上的.笔墨,你会深恨自己青春不再,写不来那种斩钉截铁的文字。宛若飞鸟的马儿,纵马长策、血溅三尺的游侠,汉代壮士的诀别只是酒过三巡的寻常菜肴,无聊而惨淡的书信写的不过是钱米三百两。母语的温暖感觉渐渐失去,那种感觉犹如扼腕长叹的侠客,仰天长啸,只是那古汉字的色彩愈加淡薄了。 有时候你猛然清醒过来,停止理想主义的抒情,会发现自己原来是生存在知识的阴影里,这些知识隐藏在一个人的宿命观里,使他能认识自己是这些知识的奴役的对象,而不是一个自由的抒情者。能意识到压迫的力量不仅仅来自笔墨,更多的来自劳动的损耗、贫困的折磨和世故的刁钻。僵死的蠹虫,这样的文字只能被抛弃或变成文字无聊的游戏。 古人的碑文、丝帛、鱼纹,它们构成书写本质意义的终极祭奠。碑文的孤高、清傲与张狂,是中国的汉字的原始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2cdc39d3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