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李清照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2-10-30 00:19: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轼与李清照的对比研究

作者:赵琰 邱丽娟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0

0 要:苏轼与李清照同为宋朝词坛上的明星人物,在中国词作史上,苏轼开创了一条自成一家的创作道路,李清照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别是一家的创作风格,所以本文就对苏轼与李清照的创作异同来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苏轼;李清照;宋词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1

这种文体自五代十国时期兴起以来,始终不能与处于文学巅峰的诗歌相提并论,难以获得主流文人群体对其地位的认可,被视作小道。此时,更多的是一种诗人的个人文字娱乐、情绪表达,写成之后也大都不作收录发表,这从的别称诗馀也可见一斑。地位真正得以确立,逐步与并驾齐驱,甚至超越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性文体,与宋代诸多杰出词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词人便是苏轼和李清照,虽然之前的柳永也曾倾尽一生投身的创作,也留下了诸多传世佳作,然而由于其并未触及影响地位的根本性,所以也没有从根本上起到提升文学地位的作用。

五代时期,之所以不能登上文坛巅峰,我认为与中国文学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具体说来:首先,虽然早在春秋时期,中国文学便出现了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和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但两种风格的区别仅在于表达形式和艺术思想追求,在创作原则上仍共同恪守着文以载道、文以言志,虽然在形式上追求一定的格律音韵,但直到晚唐之前,主流诗歌大都仍是记事言志为主,这种传统直接导致了宋词出现后,这种不重记事、不重言志,更重个人情绪表达的文体会被主流文学视为靡靡之音,难登大雅之堂,类似的情况在西方意识流小说出现的初期也曾出现过;其次,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中,文化创作更加关注的是社会国家命运以及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的宏观主题,缺少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以及对个体情绪的关注,所以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汉唐时代,文学主流主题也是这种宏观性主题,如气势恢宏的汉赋、表达个人主张的唐诗;而在佛道比较繁荣的时期,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才能有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诸如《世说新语》、《兰亭集序》等等,这也导致了这种注重个体表达的文体在初期难以得到重视;最后,初期的困境与词自身的特点是有关的,其实在我看来,文体也可以有性别之分,假设我们把诗这类注重言志的文体视为男性文学,词这种温婉细腻的文体看作女性文学的话,也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在男权时代,难以得到应有的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fc5a4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