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01 12:17: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当前,国学教育的意义得到了广大中小学校的重视,很多学校正积极展开国学教育,甚至把它作为办学特色、办学亮点来抓。我国有悠久历史,五千年的文明成就浩若烟海。儒家经典、佛道典藏、诸子之学、史部各家、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琴棋书画,凡此种种。这些成就持续几千年的兴旺、发达,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国学,还包含着传统美德,呼应着时代精神。中小学校展开国学教育当然是一件非常值得提倡的事情。但从本人了解到的情况看,中小学校的国学教育又还存有一些可探讨的问题。正是本着如何在中小学校更好地展开国学教育这个愿望出发,本人不揣浅陋,就中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谈几点个人看法,抛砖引玉,向各位同行与专家请教。

毋庸多言,很多学校的国学教育实行得有声有色,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不过,有些学校的国学教育仅以《千字文》《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中的一个为载体,这就值得商榷。《千字文》等在过去仅仅蒙学的范围,算不算作国学呢?国学在《辞海》上的解释是“犹言国故,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国学网(www.guoxue.com/ 2014-02-14)上的解释是:‘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医家,农学、天文、历法、算法、术数等自然科学知识,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明显的,蒙学达不到学术文化这样一个高度,不是经典,不是国学。

近读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很受启发:“有些‘儒商’为了营造‘企业文化’强制员工背诵古代那些文化等级很低的发蒙文言。……“颇让人不安的,是当前电视上某些文物鉴定和拍卖节目,只要牵涉到明清和近代书画,就对作者的文化地位无限拔高。初一听,溢美古人,无可厚非,但是这种事情持续重复也就颠覆了文化的基本等级。就像一座十层高塔,本来轮廓清晰,突然底下几层要自成天台,那么上面的几层只能坍塌。试想,如果唐伯虎、乾隆都成了‘中国古代一流诗人’,那么,我们只能悄悄把整部《全唐诗》付之一炬了。书法也是一样,一个惊人的天价投向一份中等水准的笔墨,就像一堆黄金把中国书法史的天平压垮了。《中国文脉》第3-4页,岳麓书社20138月第1版。

小学生读读《千字文》之类原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不是就不要称之为国学。如明确告诉学生这仅仅过去的蒙学教材,是不是还更有利于他们今后对国学的爱好和学习呢?想想,如果把蒙学就叫做国学,神而圣之地加以推崇、膜拜,那真正的国学又摆到什么地方去呢?

二、糟粕与精华

我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存有了2000多年的国家,国学中既有优秀的文化遗产,自不免也存有很多的封建糟粕。比如,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孝文化,就比较复杂。“孝”包含了养、敬、无违等多重意思。“养”即对父母辈要尽赡养的责任,“敬”即对父母要恭敬,而且养与敬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仅仅养老还不能称之为“孝”“孝”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敬爱。“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从不“色难”做起。这当然是应该肯定的。“无违”即对父母无条件顺从,所谓“父母有不慈,儿子不可不孝”。这就不一定对了。而且“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孔子讲的“无违”是能够变通的,所谓“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还说过自己的弟子曾参。曾参因为干活时铲断了几颗瓜秧,被同为孔门弟子的父亲曾皙用木棍猛打。孔子批评曾参,老子打你,你怎么不跑?因为孔子认为,当时曾皙


处在盛怒中,失去理智,你不跑,万一打伤了你,他恢复理智后会后悔的。把孝中的“无违”提到无条件的服从,大概是宋朝的时候。再如“忠”是一种传统的道德观,是儒家倡导的品德修养和行为准则之一。《说文解字》说:“忠,敬也,尽心曰忠。”但“忠”在不同的场合下,又有不同的解释,如《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昭公元年》“临患不忘国,忠也。《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种种说法,对民、对国、对君王尽心都称为忠。但长期以来,因为统治者的需要,儒家的忠在不知不觉中被异化为专门针对君王的忠,臣以君为纲,臣唯君命是从,这样的忠就是愚忠。可见,展开国学教育定要慎重选择用来教育的内容。

上个学期到了一所小学,校长在介绍其国学教育时,重点介绍的就是孝文化教育令人非常遗憾的是,随后在学校“‘孝’文化墙”的中心位置,竟然见到了《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有很多谎诞不经的故事,里面掺杂了很多的封建迷信。如“郭巨埋儿”,讲的是晋代的郭巨,因家境贫困,在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后,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到对母亲的供养,于是和妻子商量,把儿子埋掉。幸亏在夫妻两人挖坑准备埋掉儿子时,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想一想,郭巨夫妻为了节约粮食赡养母亲,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还有没有人性。它看似大孝,其实是多么地残忍。再想一想,这个故事的内容明显地违背了祖母爱孙、父母爱子的人之常情,也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显得是多么地荒诞不经。“刻木事亲”的故事也与它类似。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汉时人丁兰,幼年时即父母双亡。年长后,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父母的雕像,不仅做任何事都和木像商量,而且每天的三餐都是敬过木像后自己才食用。每天出门前也一定向木像禀告,回家后又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而久之,他的妻子对木像就有了想法,有一次趁丁兰不在家时,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竟然就有血流出来。不知怎么的,丁兰回家后居然就看到木像的眼中在流泪,还神奇地从木像哪里问到了实情,于是将妻子休弃。先不说别的,只丁兰将妻子休弃,就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的反映,与男女平等、婚姻法定的时代精神不符。还有什么“彩衣娱亲”“尝粪忧心”等等,可说是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专门谈《二十四孝图》的文章,回忆他当年的感受:“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大人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小学生的知识有限,又处在童年时期,缺乏批判思维,不会判断,不会选择,这就更需要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选好国学教育的内容。如何对待以国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毛主席曾明确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选取国学中的精华开展国教育,是我们做好国学教育的基础。即使是蒙学的读本,《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


的内容孰优孰劣,也是可以比较的。 三、形式与效果

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落脚点在哪里?面对博大精深的国学,我觉得主要就是培养小学生对国学的兴趣,以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然而,我们一些小学的国学教育存在求高、求全、求大的现象,追求形式的整齐划一,使国学教育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无非就是学校的一项面子工程。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学校在朝会或者广播体操前,全校的学生集体朗诵或背诵《弟子规》或其他一个什么内容。一个学校在经验总结中这样写道:“几年来,我校的国学教育要是进行经典教育经典教育中的经典诵读并不难,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把整本《论语》全部背诵下来。因此,我们的经典教育正探索如何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除传统经典外,还包括民俗、佛道文化、传统医学、武术和琴棋书画等。”还有一个学校在设计“国学教育进课堂”课题研究计划时,提出7岁至12岁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的内容有《道德经》《诗经节选》《楚辞节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世说新语》等。同时还要求学生去体验书法、国画、中国古典名曲欣赏与器乐演奏等。还提出:“我们要求学生能把《弟子规》熟读背诵,要做到倒背如流。把《弟子规》作成“力行表”,作为学生行为检查的标准。

试想,一个中文系的大学生,是否通读了《道德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世说新语》等,都要打上大大的问号?那么,7岁至12岁年龄段的学生提这样的要求,无异于痴人说梦。我当然水平低,现在读《道德经》都非常吃力,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就能把我脑袋搞晕。至于说全校学生都能把《论语》《弟子规》完全背下来,要么是吹牛皮不脸红;要么是置学生的身心健康于不顾,强制学生完成,人为地加重学生负担。随便拿《弟子规》上的一句话:“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小学生就有可能因不明字义,感到费解。不懂它的含义,而又要将它背下来,谈何容易!还有,全校都背一个东西,没有选择,学生都愿意吗?如果他不想学而学校又强迫他学,是不是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是不是会对他一辈子都产生负面影响?至于用《弟子规》作为检查学生行为的标准,先别《弟子规》的内容是否都符合时代精神,就是每天拿着《弟子规》指着学生,你违背了这一句,你违背了那一句,也会搞得学生对它非常反感。

模仿与跟风,取巧与投机在国学教育中也颇盛行。你搞什么,我也搞什么,几乎成了一种常态。利用学校,甚或是校长的威权,指定全校学生都诵读一本蒙学书籍,成了目前一些小学国学教育中最便捷的途径。这却可能恰好会引起学生对国学的反感,消磨学生对国学的兴趣,造成对国学教育的破坏。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不要好大喜功,不要搞形式上的运动式的活动。国学教育贵在坚持,要通过长期的浸润、薰陶,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逐渐养成一种习惯,以利于今后的学习。活动的开展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要体现课改精神,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追求“过程与方法目标”,忌讳满堂灌,不能与减轻学生的负担相冲突。活动的开展,形式要活泼多样,内容要通俗浅近。学校可多角度、多形式地设计并开展活动,允许学生从中选择,甚至是再选择。除了诵读之外,既可结合当地名胜举办故事会;也可提供一些国学中的图片,让学生开展绘画比赛,等等。如长沙的学生就可结合朱张渡、自卑亭、岳麓书院讲一讲朱张会讲,讲一讲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此外,活动一定要有长期的准备,精心的安排。如诵读的读本,就应由学校组织教师精心选编,古典诗词中如李白的《观庐山瀑布》、陆游的《示儿》、朱熹的《观书有感》等,这些就都很适合小学生诵读。

《大学》里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文心雕龙》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国学教育的开展,要体现时代精神,要不断追求创新,才能使其真正地具有生命力。

期待着我们的国学教育越来越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d9c5fe50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