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语言课程设计的现状调查 摘要:本文分别从课程设计目标、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实施这几个方面来深入调查幼小衔接语言课程设计的现状,以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幼小街接工作语言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小街接;语言教育;课程设计;调查 1.课程设计目标方面 针对课程设计目标,就是根据儿童应具备的个性品质、掌握的知识与应具备的能力,能够对其具体化所提出来的课程目标,同时将儿童的自身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作为主要依据,进行合理设计,促使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掌握与接受。本文通过对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收集,进行访谈记录,其中受访对象为分别来自3所民办幼儿园、5所公办幼儿园的幼儿园老师,共50人,全部为女性,平均教龄为8-9年,年龄范围为25-45岁,高职学历与大专学历共32人,本科学历16人,硕士学历为2人,均具有幼儿园大班主班老师的教学经验;共用48名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受访者,来自于6所小学,其中46名女性老师,2名男性老师,年龄范围为25-50岁,教龄范围为4-15年,大多数为大专学历,36名小学老师具有小学低年级语文授课经验。 根据课程目标分类理论,在举行不同心理活动的区域中,教育目标共划分为3大领域,即:第一,情感态度领域;第二,动作技能领域;第三,认知领域。在以上3种目标两个领域中,语文教育、儿童语言的教育目标中,包括基本阅读能力、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儿童思维能力进行发展、对生活经验进行积累;对儿童对语言的关注点与兴趣点进行激发、对儿童对语言学习的兴趣进行培养,在进行快乐学习过程的同时,儿童能够运用语言来进行沟通表达,能够对语言进行正确运用,同时养成对语言进行正确使用的习惯。 在设计幼小衔接语言课程时,小学语文老师、幼儿园老师应着重考虑的要素为语文课程、语言课程设计的目标,一定要全面深入考虑三个领域的目标,则在实施课程过程中,对于以上三个领域的目标,小学语文老师与幼儿园老师的教学偏重点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选用问卷调查法,对分别来自10所的80名语文老师与5所幼儿园80名一线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进而了解到,在幼儿园阶段老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与在小学阶段老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是不同的,同时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女性幼儿老师是主要研究对象,大多数人具有5年教龄,且大多数为为大专学历,都具有幼儿园大班主班老师教学经验,年龄范围为25-45岁;在80名小学语文老师中,具有64名女性小学语文老师,14名男性小学语文老师,年龄范围为25-50岁,学历不低于大专学历,均具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在制定课程设计目标时,对儿童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这是小学低年级老师与幼儿园大班老师的主要关注点,不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便会存在偏差,儿童认知学习领域与知识技能的掌握成为了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老师与幼儿老师的教学观念是比较落后的,并未与新的教育观念保持同步。 2.课程设计内容方面 针对课程设计目标来说,课程设计内容是其得以实现的重要媒介与桥梁,是实施课程设计目标的物质基础,通过内容才能够充分体现出目标,对教育内容进行合理设计,选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有效转换抽象目标,将其转化为具体目标,即儿童发展需求。在建立理论知识体系后,以有效推动情感态度、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对课程内容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将其进行内化,变为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内容。在选择课程设计内容方面,针对幼儿园教育,老师怎样选择出正确的教学内容,这是重点内容。在课程标准制定方面,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传统固有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当下主要实行模糊化整合课程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被划分为5个领域,尽管每个领域是互相联系与互相独立的关系,老师掌握着所有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制定与选择权利,因此,对于幼儿园老师而言,幼儿园语言课程设计内容的选择是难点与重点。通过深入研究课程设计目标,本文研究了预期估计,对有关与课程设计、小学语文教育、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与研究,你产品能够5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幼小衔接语言课程设计内容,包括综合性学习、日语交际、写话、识字与写字、阅读。 3.课程设计实施方面 课程设计的实施,主要制定课程设计的内容与目标。课程设计的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决定了课程设计是否满足学习需求,是否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通过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实施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设计与幼儿园大班语言课程设计。通过访谈小学语文老师与幼儿园老师,不难发现,开展各种语音教学活动,有助于幼儿园语言课程设计的顺利实施。例如,在江苏南京市的各大幼儿园,尽管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不过均包括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识字拼音、谈话、讲故事等。另外,在其他领域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语言教育。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主要根据《标准》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尽管老师对课程设计能否顺利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过还存在很多其他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通过归纳、总结各种影响因素,社会与家庭为外部资源,老师为内部资源。为能够顺利实施课程设计,老师一定要学会对外部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以有效保证课程设计的顺利实施。 4.小结 综上上述,我国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多个不同方面进行有效调整,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实施等,对问题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幼小衔接语言教育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以探寻出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蒋菲菲. 幼小舞蹈课程的衔接理论与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 2016(19) [2]沙莎. 发展适宜性实践及对我国幼小衔接课程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08) [3]张文桂.土耳其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评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07) [4]唐志. 谈“幼小美术课程衔接”的内涵建设与策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8(0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ba0bca294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