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批评案例分析 日尔蒙斯基认为在建构诗学时的任务师从绝无争议的材料出发不受有关艺术体验的本质问题的牵制去研究审美对象的结构。在其运用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对普希金的诗《为回到遥远祖国的岸》进行细致地分析时,他首先对诗歌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剖析,指出了诗歌的分行分节方式和押韵方式,揭示了诗歌韵律结构的特点。其次,他立足于诗歌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差异,细致地分析了诗歌如何通过陌生化的语言给读者带来审美感受。最后,他对诗歌的整体风格进行了剖析,并表明拿这首诗与同时代的诗或前人比较,就能看到时代风格和文学传统。 由此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尔蒙斯基在进行文学批评时的确十分重视文学文本自身的审美特征,在这一点上其与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所倡导的文学批评主张是一致的。但,日尔蒙斯基并未像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那样完全割断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将文学手法的研究看做是文学研究的目的。因为,日尔蒙斯基认为将普希金的这首诗与同时代人的诗或前人比较,就会看出时代风格和文学传统。据此可以看出,他已经开始对文学现象进行历史比较研究。 毫无疑问,在人们过度使用社会学批评方法和实证主义文学批评方法,也即过度注重文学与社会、作者的关系,但却忽视文学自身的审美特征时,形式主义文学批评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而且是具有极大意义的。日尔蒙斯基本人在20世纪初期正是由于不满足于传统学院派文艺学加之形式主义者所关注的文学什么特征也是其感兴趣的问题所在,所以他一度与而过形式主义派十分接近,被称为“准形式主义者”。但是,当形式主义批评家们完全将文学囿与文学自身,不与任何外部因素相联系,将形式主义发挥到极端时,这种批评自身的局限和矛盾也是明显的。正是因为看到了形式主义批评家的种种矛盾和局限,又加之自身比较文艺学思想体系的逐渐形成,日尔蒙斯基与形式主义者的分歧也逐步加深。为什么说形式主义批评具有一定的局限这主要体现在其完全割断文学作品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因为事实上不论是文学作品的产生还是接受,它都与外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从共时的角度看,作者本人是生活与社会中的,他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他在作品中抒写的或是自己的体验,或是他人的体验,或是他人的体验,或是依据一定的外部事物所虚构出的体验,但不管是何种体验,这种体验都不可避免地与外部世界有一定的关系,而不可能凭空而生的。其次,从历时的角度而言,作者在创作作品时,不可能完全不受传统的影响,其或是完全反叛传统;或是完全继承传统;或是辩证的批判继承传统。但不论是哪一种,这都是传统的影响。再者,一部作品价值的体现或发掘,必定不可缺少读者的参与,读者是集共时和历时为一体的,同时代或不同时代的读者,在成为读者前首先是一个社会人,如此,他们就会有不同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和文学能力,在阅读作品时,他们很难摆脱这些与外部世界有关的不同点,恐怕批评家门也无法避免和摆脱这种干扰。当然,除外部世界外,作品还有作者本人的性格、气质有很大关系。 不可否认,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确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就此而言,他确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但当其将文学本身作为文学批评唯一的视角,完全割断文学与外部的联系,不免使其批评科学性有余而文学想象性和思辨性不足。在打着重视文学作品文学性的同时,却使得解析文学作品的手段丧失了文学性。况且文学批评的目的是揭示和评价作品的价值,这种价值既包含作品的文学性的一面,也包含其社会性、心理性等其他方面,因此只注重文学文本本身的文学批评,不免会偏离文学批评的目的。最好的文学批评方法想必应该是将各种批评方法取长补短地结合在一起运用,这样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能被充分地挖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df2acd85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