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公开课教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散曲。 2、 透过字里行间,想象画面,即兴表达,体悟作者愁苦的情怀。 3、 理解感悟诗人、作品创造的美的意境,并用自己的语言,写下对曲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与小组合作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一、 导入 有这样一首小令,凡是接触过一点古代文学的人, 沙•秋思》。 (板书课题《天净沙•秋思》) 几乎都能够背诵。文人雅士更是由衷地喜 爱,称之为“千古绝句”,奉为“秋思之祖”。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它“纯属天籁”。它就 是《天净二、 体裁简介 1、 这是一首元曲,我们一起看到课后注释⑨,它选自《全元散曲》。上一堂课老师给大家 介绍过了元曲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遍。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艺术形式, 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属戏剧,是用于演出的作品,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散曲属诗歌,分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小令只有一个曲子,套曲 是由若干曲子联缀而成的一组曲子。 2、 天净沙:曲牌名。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 法、平仄。 3、 秋思:标题。从秋思二字,我们可以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内容?(预设:秋天里 的想法。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一一景物。) 三、 初读感知 1、 生自由朗读:首先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这首曲, 指名朗读,正音正字。 2、 你们来说一说,这首曲写了一些什么?(写了景,有没有情?什么样的情?人,什么样 的人?) 景 情 人 3、 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句或者几句研究探讨,然后 分任务,一人读原诗句,一人绘画面,一人谈感受。 “我仿佛看到了……” 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1 / 3 “我读出了……” 4、哪位同学可以用流畅的语言把画面连缀起来? 总结:听了同学们的描绘,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 他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冷飕飕的秋风,在荒凉的古道上独自前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 看到即将归巢的乌鸦栖息在树梢上; 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 经过溪流边几户人家门前。 这时,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可是他还没有找到住的地方, 禁悲从中来,吟诵道“枯藤 ------- ” 迎接他的又将是漫漫的长夜, 他不 四、 问题探究 1这首曲为我们描绘了这么多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或: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景物前 面的修饰词,如果我们试着把修饰语换掉会怎么样? 用词精炼 2、 名词叠加的一幅幅画面,组合起来就是一轴画卷。咱们班很多同学都喜欢画画,今天这 一首曲,如果让你画出来的话,你会选取一种什么样的色彩? 明确:灰黑色,灰褐色。给人压抑、忧伤、沉重感。 3、 第二幅画怎么理解?和其他画面是不是不协调? 明确: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正是傍晚时分,人家屋顶炊烟袅袅,在做 饭,在团圆。这是一幅非常温馨非常美丽的画面, 这个画面是不是属于我的?此刻的我是一 眼见别人家的美景,眼见别人家的 个人在那古道上,伴着我的就只有一匹瘦瘦嶙峋的老马。 温馨,更勾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4、 现在是同学们的质疑时间 。或:老师有个疑问一一“断肠人”是谁?断肠人是不是马致 远,是不是实指某一个人?当时元曲有一股风气, 是- -切游子 ,是一 -种普遍的思乡之情。 总结:小令虽短,只有28个字,但内涵丰富,有景有情有人物。它为什么能引起历代文人 的交口称赞?景是那些大家都熟悉的萧瑟秋景, 愁思再加上精炼的用词。不得不让人为之赞叹。 这种情也是大家都有的, 可以说一种普遍的 写秋思写古风。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以说 五、 作者简介,进一步把握情感的丰富性 1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马致远,看一看他的人生经历,来加深对这首曲的理解。 (出示投影)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 状元之称”。 这是马致远,再看看他所处的朝代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 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以被任用为官员。而古代知识 分子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 马致远前半生就为功名四处奔波, 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可是却 2 / 3 仕途坎坷,壮志未酬。 2、看了作者马致远的人生经历你会不会有新的感受?这首曲的愁情,除了思念故乡, 你还能读出新的味道吗? 总结:(预设:怀才不遇,对自己半生飘泊的无奈,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在古代封建 社会,热衷功名、怀有抱负是每个读书人的志向。但有些人皓首穷经却怀才不遇。 (元代时 汉族人尤其是汉族读书人的地位非常低下)这不仅是马致远的遭遇,也是元代文人的遭遇, 更是自古以来的封建统治时代所有文人的遭遇。 所以,晚清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读了这首曲 子后感慨万千,忍不住说到:“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并且赞美这首 小令“纯属天籁, 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认为 是元曲的压轴之作。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更是称之为“秋思之祖”。 3、请同学们合上书本,饱含感情地把这首天籁之音齐背一遍。 师总结:从这首曲当中,我感受到作者作为游子深深的悲切;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感 受到了你们对诗歌的理解。孩子们我为你们骄傲。 六、课堂训练 1、 欣赏《枫桥夜泊》,以及现代作家张晓风作品《不朽的失眠》。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以丰富的想像,跨越千年时空,结合创作背景,再现了《枫桥夜泊》 这首诗的意境,构想了《枫桥夜泊》诗句的由来,解读了自己心目中的诗歌作品, 仓M乍了《不 朽的失眠》一文。 2、 请同学们借鉴作家张晓风的这种解读形式,自己也来当作家,根据这首曲的意境,尽 情发挥想像,进行创编实践,创编一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 示例:他,独自一人,骑着瘦马缓缓前行,一路颠簸,马累了,人倦了,却又 只能无奈地漂泊,漂泊。恍惚间,他忆起了家乡破旧的瓦屋,纸糊的窗,几棵繁 茂的大树掩住了青苔茸茸的古井,井边几架葡萄,一排竹篱。心中有一条若隐若 现的线连接着故乡的一方黑土,一间茅舍,一株桃花,一口古井。 家在远方,人在天涯。 许久,他哀叹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于是,乡愁化为一页诗篇,一段情结,一次默叹,一场无奈。 于是,乡愁化为一缕轻烟,缓缓飘散,飘散在遥远的天边。 于是,乡愁化为一杯美酒,甜蜜中的苦涩,徘徊不已!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6d2dd3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