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谈谈诗歌当中的情景关系 中国古典诗歌最讲究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一般由情景关系构成。清人王夫之说:“情境虽有在心在物之分,然情生景,景生情,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所谓情景交融,它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文艺理论,以情景交融构成的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情,曰景。”这里的“情”指作者的思想情绪,欲望追求等;“景”指的作者之外的自然景物、事件、活动等。处理好二者关系成为了诗歌意境创造的关键:情与景能浑然天成,则意境生成;情与景格格不入,则毫无意境。 一、古人笔下的情与景 中国古代诗人们的情感特别丰富,凡所见之物,所听之音,所遇之事无不可万般感慨,形之于笔端,造就了浩如烟海的,风格各异的诗歌王国,其所抒之情无所不及。有李太白的不慕权贵、豪放洒脱,杜子美的心忧天下、忧国忧民,亦有陈子昂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陆游、辛弃疾的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王翰、王昌龄的献身边塞、反对征伐,还有柳永的爱恨难断、情意绵长,李煜、李清照的国难家愁、时光不再,等等。诗歌由于篇幅等各方面的限制,且抒情讲究含蓄蕴藉,很多时候他们的这些情感情绪都是通过借助一定的景物来宣泄,中国古典写景抒情诗就形成了一大门类。 为使曲尽其妙,诗人们在诗歌中布置景物时相当讲究,所以今天我们在鉴赏这些诗词时就要特别注意他们设置景物的角度才可能进一步探究他们当时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感。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2)把握和分析作者景物描写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人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含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绘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慕(“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二、古典诗歌中情与景的组合方式 1.先景后情,触景生情。诗歌先有景后有情,由景及情,情因景生。“景乃诗之媒”,人物一开始心情是比较平静的,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的、不显露的,而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面使之得以激发,引得作者将其表达出来。触景生情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能够唤起情感活动的景,二是创作主体要具备一定的能因景激发出主观感情的心理灵敏感,三是创作主体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因此生成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如杜甫《登高》一诗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之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登到夔州高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苍凉寥廓的秋景,辽阔江天,清猿哀鸣,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这种苍凉的景色触动了他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于是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俱涌心头。 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2.先情后景,缘情写景。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由情及景,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人的心情比较激动,并把这种激动的心情渗透到了目光所及景物之上,高兴时看到的一切景物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如李白《哭晁衡》:“**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朋友晁衡的不幸遭遇,使诗人悲痛万分,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看景物,一切景物都染上了他的主观感情色彩,天宇愁容满面,层层白色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仿佛也在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 3.移情于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移情于景,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让它为人事而动情,从而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更浓烈。杜牧《赠别二首》(其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通过写蜡烛,把离人相对垂泪,终夜不寐的凄哀婉转的别情表达得含蓄、缠绵、别致。(2)“寓情于景”,以景写情或借景抒情。诗人的情感不外露,全都寄托在所写的景物之中,寓情于景,能使诗歌收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功效。如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首诗句句写景,然而无一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3)情景交融,“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姜斋诗话》)。抽去感情,孤立写景,诗歌就会失去灵性与感染力,从而失去生命。单纯写情,离开了景的烘托,诗歌又会显得突兀、不自然,缺少形象性和含蓄性。惟有心物融合,才能写出意境浑成的佳作。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花鸟虫鱼、山石竹木、斜阳古道、溪流沙漠、梧桐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单纯的景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4.以景衬情,倍增哀乐。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夫之)。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但也有以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1)景、情反衬。景、情反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内心的悲苦之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快乐愉悦的心情。①以哀景写乐情,人的情感往往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人们一遇哀景,情感便不觉地哀愁起来,以哀景写哀乐情的运用往往能给人一种强烈的新鲜感。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环境条件和紧张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坚强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全然不见悲哀,而是用来反衬酣战、壮烈的豪放之情的。再如杜甫《江汉》:“落**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落**”、“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却比喻了诗人虽处暮年,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老当益壮的情怀。②以乐景写哀情,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来写哀情,能到得很好的艺术效果。杜甫《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是归年。”融融怡人的春光越发衬出诗人归心的殷切,作者迁情于景,景随情变了。美好的景物与人2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物内心的愁思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强烈的感染。(2)景、情正衬。景情正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的事物来抒写快乐愉悦的心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①以哀景写哀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句的天地惨愁之状,衬托壮士赴死如归的诀别之情。白居易《琵琶行》开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狄花秋瑟瑟。”萧瑟的秋景正是用来增添离别哀愁的。李商隐《无题》有“相见时难别易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句,选择了一个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色作为分离的背景,必然倍增离恨,所以“别亦难”。②以乐景写乐情。李白《丹阳湖》:“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再现了清风送爽、水天相接、浩瀚无垠的雄奇风光,刻画出鸟飞鱼跃、轻舟摇曳、菱歌悠悠的动人场景,这种清幽闲静的乐景反映的是诗人闲适舒畅、与自然相和谐的快乐之情。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外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以景结情,含蓄悠长。所谓以景结情,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用于抒情,最后以写景来收束全诗。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在抒情到紧要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如戴叔伦《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诗的前两句悬空落笔,以慨叹之笔抒情,直将屈子一生的悲愤写得无以复加,再接下去似乎非常不易,高明的诗人别具匠心地写景来收束,后两句全不用意,却让人觉得幽怨不尽,情伤无限,可谓空际传神。 6.以情结景,画龙点睛。所谓“以情结景”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主要用于写景,不言情事,全诗将要结束时,才加一抒情之笔。这种手法的妙处在于,画龙点睛,一笔点活全诗,使诗前半所写之景都变成主观之景,染情之景,引人回味无穷。如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诗的前六句写诗人登谢朓北楼所见的事物,末两句抒发的苦闷,孤独之情让读者品出了前六句中的“秋味”。 情景交融是我国古典诗歌追求的境界,以上所列种种情景方式只是为了便于掌握特征而分列,实际上一首诗往往几种方式兼用,触景生情,融情于景,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到融合无间的状态,创造出诗歌美好的意境。 3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48c5bd5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