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现象的理论是

时间:2023-01-10 14:27: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解释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现象的理论是



社会影响 01 从众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的多数人相符合。

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还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从众的类型:(1)真从众;(2)权宜从众;(3)反从众

从众行为的原因:(1)寻求行为参照;(2)对偏离的恐惧;(3)群体凝聚力 影响从众的因素:(1)群体因素(3点);(2)个体人格因素(2点);(3情境的明确性;(4)其他因素(性别、智力等) 02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


与社会促进相反的是社会干扰也称为社会抑制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美国学者扎荣克提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的动机水平显著提高,因此优势反应易于表现。社会干扰: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

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磨洋工社会懈怠的主要原因包括:A被评价的焦虑减弱;B、责任意识降低 03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模仿的意义:A.模仿是学习的基础B.适应作用C.促进群体形成 塔尔德的“模仿律”:下降律、几何数律,先内后外律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的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照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示往往采用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

暗示的分类:直接暗示、间接暗示;暗示和反暗示(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7b74be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