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时间:2022-12-07 13:05: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宋明理学 说课稿

莱阳一中 宋顺龙

您知道精忠报国与哪位历史名人有关吗?您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吗?“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您知道是谁的诗句吗?“忠孝廉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潜在的道德意识!那么这样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就是用刚才的一段话来开始我的一堂课,这就是宋明理学,也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我是来自莱阳市第一中学的一名历史教师,我叫宋顺龙。

下面我将从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我们首先来解读课程标准:

本课选自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一单元,本单元主要阐述从先秦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历史。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到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代理学的发展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明清之际,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进步思想家们对理学的反思和批判,是儒学重现生机!学习这一单元要注意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从流派、人物、代表作等各个角度,判断中华民族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本节课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再说一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位于第一单元第4课。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本课上承魏晋儒学的危机,下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们对理学的反思和批判,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根据课程标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学生对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历史认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搜集材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讨论可以注重培养同他人合作,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的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基于以上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如下

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难点:对比理学和心学的异同;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宋明理学和批判地继承这种文

化思想。

四、接下来分析学情

只有了解了学情方可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 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对儒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

但是因为本课内容主要研究思想理论,所以比较抽象,不好把握!幸好






科学生感情丰富,参与性强,因此,我将通过主题探究、合作讨论、组织辩论赛方式,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

五、基于以上教况分析,我的教学过程:包括总体设计思路,具体教学过程

和板书设计三个方面。 (一)总体设计思路:

以教学目标指导课堂实践。以学案为基础,创设新情境,打破传统历

史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二)具体教学过程:用时大约25分钟 1、情趣导入:

我刚才的一段话作为导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高中学生延续了初中生的思维特点,仍然喜欢直观的趣味性的知识。因此只有心情愉快的参与进来,知识才能发挥作用,学生的情感和能力才能得以升华! 2、自学问题设计:

1)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

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3)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纲,以课本为依托,自学基础知识。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和归纳教材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老师点拨总结基础知识,让学生对重点知识具体化、系统化。

3、合作交流、反馈拓展:是本课的重点环节:首先小组讨论,然后进

行一场辩论赛,实现教学目标。

小组讨论:题目:通过鹅湖会历史故事讨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

张有何异同。 提示:(可以列表比较不同,可以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去比较)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给以补充和总结。这种注重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辩论赛:题目:你对宋明理学中提倡的重义轻利的思想有何看法呢?你能从身边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对当今社会产生重要? 正方的观点:重义轻利 反方的观点:重利轻义

设计目的:本题紧扣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本课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辩论,学生们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7f3dc0ba32d7375a51780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