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7-01 00:15: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作者:刘潇潇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0



刘潇潇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要方向和趋势,积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的力度,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培养合格的当代大学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围绕着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法对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进行实地调研,对当前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对如何完善和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质量提出建议,对于科学认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加快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贵州;培养体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8)015-0413-02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现代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重要趋势,所谓“双师型”教师目前学术界对其的定义较多,总体而言, “双师型”教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备理论教育教学的素质,同时,也具备实践教育教学的素质;二是具备“双职称” ,即高校教师系列职称和其它系列职称。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新时代社会人才培育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到了发展的新时代时期,新时代、新特点、新要求,社会发展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担负着社会人才培养的重任,其主要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具有理论和实践的专科 ( 高职 ) 层次社会人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双师型”教师即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环境,积极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对于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建设的人才至关重要。

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新时代高职教育队伍建设的需要。面对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着更多的新要求,新标准,积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教育教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保障。

二、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情况调查为内容,对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一般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的数量 ( 自有的和外聘的 )、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来源情况、学历结构、培养政策、地位待遇、培养与培训、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等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年龄结构中,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偏小, “双师型”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还需要优化;二是职称结构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明显偏低,中级职称比例优于副高级职称,正高职称最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尚十分缺乏。三是“双师型”教师的队伍主要是从“校门”到“校门” ,来自师范院校的教师,


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教师数量还远远不够,需要在此方面加大引进力度。 四是学历结构不够合理,科学历比例偏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数量较少。在“双师型”教师建设经费投入和激励机制保障上的投入都明显不足等等问题。针对以上调研统计的结果,结合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在实践过程中贵州高职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是一个客观现状,很多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不高,无论是思想素质,还是业务素质与“双师型”教师的标准都有一段差距,这是当前贵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存在的最大问题。

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不科学

在实践过程中,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模式不科学是现实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理论培养,缺少实践能力培养,即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机制不健全。一些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过程中投入力度不足,保障资金不够到位,人力资源不足,培训缺乏,未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质量也不容乐观。

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空间受限

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必须要给高职院校教师已足够的成长空间;当前,在贵州省的很多高职院校中,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每天疲于应付各种教学检查、评估等现象客观存在,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高职院校在薪酬、福利、培训方面过分强调平均主义,对“双师型”教师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也没有特别考核指标,双师型教师和一个普通教师在激励政策上也没有什么区别,导致双师型教师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自我提升的愿望不强。

三、贵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建议

新时代,积极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结合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思想重视,加大投入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之路,同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培养出符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双师型”教师仅仅依靠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自身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出台各种相关的政策,鼓励高等院校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作为社会要积极为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平台;作为教师本身要充分认识到让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多管齐下,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 完善机制,多措并举

贵州省高职院校要积极培育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必须要紧接地气,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符合学校自身建设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的协调发展,要通过有效的激励举措,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理论教学上,可以校内选定师德水准、学历水平、智能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较优秀的教师,通过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根据青年教师的专长和具体特点,制定提高计划,明确指导教师和被培训教师的责任;在具体实践操作上,可聘请一些具有特殊专业工艺的专家学者来校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对象的导师,建立导师制;此外,还可以组织教师到先进省份的高校学习先进的做法,吸取别人的长处。通过完善机制,多措并举,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步伐。

3. 创造环境,关注成长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是要落实高校教师的自身身上,在现实环境下,很多高校教师从内心深处感触到工作的压力,精力的有限;因此,要更好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就必须为广大教师创造环境,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估、会议、教学指标任务等,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成长,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轻松的环境,让广大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身的成长上去。

4. 重在激励,积极促进

高职院校要建立起能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 “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相对自由的需要,高职院校管理者要想方设法去了解“双师型”教师的需要,尽可能满足或引导“双师型”教师的需要。如学校可对获得“双师”资格的教师给予享受学术休假、出国培训进修、项目开发补贴、提高课时津贴标准、职称评聘优先等优惠待遇;让被评为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双师型”教师享有充分的教学改革权,让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通过这些措施突出“双师型”教师的优势地位,从而激励广大教师以获得“双师”素质为荣,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

四、结语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本文围绕着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展开探讨,分析当前存在的客观问题,并提出了思想重视、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多措并举,创造环境、关注成长等具体建议,对于科学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a72ca80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