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的基础

时间:2022-12-31 07:28: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课程论的基础

作者:张婧恒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4年第05

【摘要】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理论的支撑,学术界公认的课程论的学科基础主要有三个: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本文对这三个主要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并试图总结出这三门学科对课程论的发展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论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 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54-01 一、 什么是"学科基础"

一栋高楼大厦的建立要有稳固的基石,同样的,一门学科的确立和发展也必然需要有理论的支撑,这些理论的支撑就是学科基础。学界对"学科基础"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学科的理论基础",是指学科赖以建立的那些基础性的学科,这些基础性的学科不但给该学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并且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另一种是将其理解为"学科的基础理"。基础理论隶属于该学科,它是学科中基础性的部分,即基本原理部分。这里所说的课程论的基础,指的是课程论的"理论基础",是指那些促使课程与教学脱离零散的思想、单一的理论而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体系,为课程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实践指导的学科。 虽然影响课程论发展的学科领域非常多,但学界对课程论的理论基础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学界公认的课程论有三门基础学科,即心理学哲学社会学 二、 课程论的心理学基础

学术界公认,心理学是课程论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心理学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它对课程的影响最明显地反映在课程编制过程的各个方面。[1]首先,心理学理有助于我们确定目标采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或者确定目标能够达到何种程度;其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心理学通常被认为是最有用的。因为课程编制者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不仅要考虑教材所包括的知识的难易程度,而且应根据这些知识对学生思考能力提出挑战。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后,对课程理论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 课程论的哲学基础

哲学是诞生最早的学科,它对课程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就课程而言,西方哲学课程观可分为四个时期,即萌芽时期、雏形时期、独立时期和发展时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萌芽时期,课程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它只是以知识观和课程观的形式存在的。例如柏拉图认为唯一真实的知识必须是有关概念的,因为他主张在学校里最重要的课程史辩证法,其次是数学,再次是其他学科。

雏形时期,西欧已经稳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学校已经逐渐向现代化形态发展,涌现出新一批的教育家。他们提出了新的教育思想,其中包括学校课程的思想,如夸美纽斯的法制主义教育思想、斯宾塞的分课课程的基本框架等。这些思想逐渐系统化,构成了课程理论的雏形。 课程论的独立以1918年美国课程理论家博比特的著作《课程》出版为标志,此后20世纪3040年代泰勒原理的问世和成熟,被普遍认为是课程论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在这一时期,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博比特、查特斯、泰勒等人。他们为课程论的独立起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作用。

课程哲学观的发展时期在全球性的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势。据张华等人的研究[2],在20世纪,美国课程研究领域就出现过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要素主义课程范式、结构主义课程范式、人本主义课程范式等;英国课程研究领域出现过知识课程论、社会课程论、文化课程论等;德国课程研究领域出现过罗宾逊课程理论、柏林学派与情境分析课程模式、康斯坦茨学派课程发展决策论等。 四、 课程论的社会学基础

学校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因其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课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历来为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所关注。

学校课程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都是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受不同的社会观的支配。社会学对学校课程的影响主要有:1)学校课程与社会经济有着生生不息的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编制过程。社会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总是要通过学校课程来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的;2)学校课程总是离不开社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既传递和复制社会文化,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尤其是意识形态的规范制约;3)关于学校课程的思想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学校课程或者是为了使学生适应某种社会环境,或者是为了引发某种社会变革;4)早期的思想家往往从社会理想出发,笼统地探讨课程设置与社会构成的关系,而现代社会学家则较重视对社会结构、社会互动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之间关系的具体考察。 五、 小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哲学相比较,心理学对课程的影响更加直接、更加明显,也更加具体。不仅如此,哲学对于课程论的影响往往还要通过心理学作为中介来实现。随着课程论和心理学各自的发展,理学作为课程论的理论基础的作用也越来越强,越来越突出。

2.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这三者中,哲学是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因为不仅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哲学味依托,而且心理学社会学也是受哲学引导、支配的。

3.社会学对课程的意义和价值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微课程研究提供学科范式;第二,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课程论提供前提和基础,其研究成果成为课程论的理论依据,成为课程改革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张华.课程流派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ad06164aef8941ea66e0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