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偏见”的社会学理论阐释

时间:2022-04-10 00:25: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域性偏见”的社会学理论阐释

摘要地域性偏见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运用相关社会学理论分析地域性偏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提出消除地域性偏见的对策。

关键词:地域性偏见;社会群体;社会冲突理论;对策

近年来,这样一种现象在社会上经常出现,这里还没结束对上海人、东北人的流言,那里又开始了对河南人、山东人的蜚语。把这种省份的界线上升到国家,又会出现“美国人霸道”、“日本人残暴”等诸多评价。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地域性偏见”地域性偏见的存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困扰,也给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难以逾越的壁垒,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地域性偏见”的界定

偏见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对人类生活有巨大的消极作用。社会学上的偏见指的是针对特定群体及其成员的不公平、否定性的社会态度。偏见的特点在于不符事实、过度类化、先入为主和不易改变。[1]

“地域性偏见”是以地域为特征,对他地域中生活的群体及其个体成员所持有的不公正、否定性的社会态度。它是以不完备或不准确的有关他地域群体的信息为基础形成起来的。人们常常把少数人表现出来的特质扩展到他们所属的那一地域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特质,或者根据流言和谣言形成对该群体的整体印象。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所以一个地域的群体一旦对他地域的群体产生偏见,就很难改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偏见文化,这种偏见文化又强化了人们的偏见,形成恶性循环。

二、“地域性偏见”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1社会群体。群体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使有效的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的程度,并自发形成一个内部准则,指导价值的实现。[2]沙莲香认为群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群体归属感。群体成员主观上自愿地归属于其所在群体的一种情感。个体的认知、行为都会以群体利益为出发点,与群体内其他成员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等。群体归属感的表现程度因群体内聚力强度不同而不同。在面对别的省份时,对本省群体的归属感使得个体对本群体持肯定态度,而对外省份持否定态度。同样的,在面对外国时,对本国的归属感也显然要比对外国的归属感强烈得多。②群体认同感。同一群体的成员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生活习性,在对群体外部事件上会保持一致的评价和看法,群体成员会遵循这种评价或看法,而不管这种评价或看法的对错。持地域性偏见的群体的全体成员并不都认为这种偏见是正确的,而只是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其他群体,认为它们没有自己的群体那样有价值。③群体的促进和干扰。在持地域性偏见的


群体内部,个体对外群体的否定会得到其他成员的赞扬,从而强化了其行为,个体对外群体的肯定会受到群体内成员的干扰和攻击。

2社会冲突理论。冲突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间的紧张、不和谐、敌对甚至争斗关系。[3]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是建立在齐美尔的冲突理论思想上的。他把功能主义和冲突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冲突功能论。科塞认为,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冲突,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利和资源的斗争。非物质性原因即价值观不一致是导致冲突的根源之一。他提出建立一种用于调节社会冲突的社会安全机制,即安全阀制度。安全阀制度是指在保持社会基本结构不变前提下,使敌对情绪、冲突行为在社会认可的手段和限度内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4]

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人们一般保持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而在较大的地域范围中,就会存在价值观的分歧或冲突。人们会对他地域群体成员的行为模式感到不可理解,并且习惯性地把这些行为模式放在自己的价值观下进行评判,偏见由此产生。地域性偏见是群体之间冲突较轻微的表现方式,需建立安全阀制度加以疏导,否则敌对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一旦爆发就有瓦解整个群体的危险。

三、“地域性偏见”的解决对策

1打破地域界限,形成高强度的隶属性人际关系。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用“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来描述中国人的行为模式。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己”居于中心,就像往水中投入一枚石子,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如同水面泛起的水纹一样,依据亲疏程度逐层外推,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基于差序格局的这种横向社会结构,中国人对他人的了解和信任是有限的,大多局限于自己生活的初级群体,向外扩展则因过度类化和信息不完全而存在偏见。这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发展很难突破熟人的圈子,因为那样就意味着走向对事不对人的运作方式,走上科层化。但“差序”这种横向人际关系结构的缺陷可以从“隶属”这种纵向人际关系结构上加以弥补。隶属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是指一环扣一环的垂直权力结构。这意味着建立完善的监督控制体系,有效地促进个体进行理性地选择。这种摒弃地域界限的理性选择,使各地域群体成员得以融合。随着彼此间的熟悉、了解,许多偏见会自然瓦解。多个群体长期共同地生产、生活,有利于兼容并蓄文化的产生,在这种文化下进行社会化的个体,也就不容易产生偏见。

2 加强各地域间的平等交往和接触。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平等的接触,掌握全面而准确的信息,挣脱原先形成的刻板印象,达到消除偏见的目的。平等的交往和接触可以从群体中个体和领导人两个方面着手。①从个体角度讲,要在认知上将他地域群体成员个性化。我们习惯地把他地域群体成员归入他所属群体的特质中,而忽视了个体本身具有独特性。“他是上海人,他排外”而不会想到“他虽是上海人,但他很友好”。个体必须主观上有意识地克制过度类化的倾向,平等地交往和接触才有可能。②群体领导人对他地域群体的正面宣


传。群体成员对偏见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服从往往是群体领导人运用其权力加以强化的结果。同样,领导人宣传他地域群体的正面信息也会被群体内成员所接受和遵从。

3、建立一种普遍的认同体制,形成一种核心的、共同的价值信仰体系。这并不是说排斥一切非主流的价值观,而是要求建立一种以主流价值为主的多元价值体系。具体来讲,就是在不同的群体间建立活动的共同目标。谢里夫等人研究表明,当不同的群体合作达到共同的目标时,他们之间的偏见和敌意就会减弱和消除。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地域的群体走向合作。一旦当各地域的群体将这些摆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的首位,他们之间的地域性偏见便会减弱直至消失。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4].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e0e2a611ed9ad51f01df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