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赏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山西晋阳人(太原)。他早年负侠气,每击剑悲歌,放禽纵酒。其墓志铭说:“尝或歌《从军》,吟《出塞》。噭兮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全唐诗》存其诗歌六首。 王之涣的无言绝句《登鹳雀楼》仅用短短的二十字,就描绘出诗人登楼后所见到的雄浑浩茫的气魄,气势磅礴。气象万千的壮观景色,绘出了宇宙之无限,作者借景生情,书写自己的豁达胸怀,表达登临之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雄奇之“景”与诗人豪迈之“情”以及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三者交融在一起,体现出壮阔的艺术境界。使之成为唐代五言绝句的压卷之作。人们百读不厌,流传千古。鹳雀楼也所以诗名扬天下,使它成为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齐名的四大名楼之一。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诗人登楼后所望之景,“白日”就是太阳,作者用“白”来修饰太阳,绝非是仅仅为了与下面的“黄”字相对仗。这实际上是作者眼前景色的真实写照。唐诗中亦有“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的诗句。在我们的生活中,太阳只有在薄雾或者阴雨之后是白色。“上”能够是中条山,“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梦溪笔谈》卷十五),亦不过其后的华山、太白山、昆仑山。能够想见,诗人登楼时的景色应该是:阴雨之后,碧绿的青山,一轮白日托起在众山之间,一条大河从山间奔腾咆哮远去。“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在此壮景之上笼罩着一层美丽的面纱。 前两句仅用十个字,登楼所望之景,变成千古绝唱,诗人以浮云、白日对高山、大河,以自己为中心,取一楼一山一水来形象地概况描绘出大自然的美景,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这山、这水、这白日无不以自己为中心,为我之用,衬托出诗人在浩渺宇宙中的高大形象。这也是盛唐时期国家形象的真实写照。它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有一种压抑不住的豪迈之气。诗人把千古不衰光照万物的白日,茫无际涯,气象万千浩瀚无垠的大海,加之以象征中华民族之魂的巍巍高山和象征中华文明发源地的被中国人誉为母亲河的滔滔不息的黄河,这四种景物绘于咫尺之内,囊括于十字之间,显示了诗人那博大的胸怀,豪迈的英雄气概。人谓之:“有天空海阔之怀,方能道此旷达之句”。 诗的后两句不满足于这雄壮的景观,自己视力所能达到的地方。诗人又将自己浓重的彩笔笔锋一转,把人引向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展示了诗人那高远的志向和宏大的胸襟,它扣人心扉,催人奋进,荡人胸襟。诗人触景生情,用“欲穷”、“更上”四字,着力推动一层,说明只能上得高才能看得远。使人领悟道,要开拓新的局面,取得新成就,就要为之而奋斗。它像诗人自己在告诫自己,也像在劝说别人,主要是体现诗人穷高极远,勇于进取的非凡抱负。 王之涣这首无言绝句在艺术手法上达到了实物与虚写的和谐与完美。“白日依山尽”当是实景,它真真切切,白日被群山托起,是诗人亲眼所见,但又渺茫。巍峨的群山,残云笼罩,又是那样的模糊不清,白日所依之山又不知其名,不知其远近,只能是落日所及之间,这又是虚写。而“黄河入海流”则完全符合客观现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又是实景。但是无论鹳雀楼所处之山有多么雄伟,鹳雀楼有多么高大,诗人的视力又多么好,他也不会看到黄河入海的实景,故又是虚写。其实黄河流经此地是自北向南奔腾而来,直抵潼关,才能折东流,又经曲折才水归大海。所以,黄河入海流,又非诗人当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作者借眼前波涛奔腾的河水,化实景为想象,使景物升华。笔随意转,这样又是寓虚景于实景当中,让人看不出一点“虚”的痕迹,把实物与虚景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诗的第三句“欲穷千里目”意指视力所要想达到的地方有千里之遥,这“千里”实际上是任何人的目力都不能达到的。这不能达到的目标,让我们读起来又感到作者不是在欺骗我们,实际上是作者把自己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千里之外,这又是实物和虚写的浑然一体。诗的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作者登楼远望,一定是第三层,这是鹳雀楼的最高一层,再要向上,已无楼可登,但又不是假设,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是实理,诗人是把实理与虚构结合在一起。寓虚于实,从实中看虚不是虚。 王夫之说得好:“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又说“情景合一,自得妙语”。这首五言诗就达到了激情与哲理相伴,情随景生、神与境合的浑然境地。正由于如此,这首诗才流传千古,让人们从中悟出人生的真谛。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其故址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气势宏伟,风景秀丽,唐人留诗者甚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留下得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72年)毁于战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f061917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