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看中国地名 班级:汉语国际教育131班 学号:7034313005 姓名:郭晨 摘要:地名,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一个国家、地区的地名,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息息相关的。不仅承载了物质文明,同时承载了精神文明。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地名既能涉及到语言文化,又能涉及到社会文化。而这些都属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本文就是从中国众多地名中,总结规律,从多角度来探究中国地名当中的“社会语言学”因素。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中国地名;语言符号; 引言 地名,并非只是单纯的地理现象,它与文化学、语言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对于一个地方的总体概括,是一直沿袭的语言符号,文化标记。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伴随着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而产生,又跟随着人们对于世界的改造而发展、改变。地名与社会语言学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要想了解一个地方的地名,就必须要了解这个社会文化。而地名,则必须要用一种语言文字、一种词语加以概括。结合了字形、语音、语义各个方面,包含了一定的语法形势和表达方式。所以,地名是语言学必须要研究讨论的对象。如果把地名比喻为一个生命体的话,表层的细胞壁就是语言学、文字学;内部的细胞核就是文化学。本文对于地名的探究,就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入手,由表及里,由外而内进行的。 一、中国地名语义分析 我们对于地名的语义研究,主要是对于它的构词过程的研究以及词语背后意义的研究,后者更为主要。在语义研究系统当中,有外在、内在两种形式。外在即我们通过该地区的名称直接了解到的含义,即外在含义;而隐形含义往往是在历史上或者现代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附加义、引申义。如北京,我们通过它的名称能直接了解到这是我国的首都。这就是它的外在含义,而进一步就会联想到这是我国的经济、政治、交通、文化、军事等的中心。这是我们通过这个地名联想到的意义,即内在含义。对于一个地方是否有名气,主要取决于它的内在含义。比如景德镇盛产瓷器而扬名天下,山西大同因为盛产煤矿而驰誉当世。该地的特产即是赋予它们的内在含义。 对于中国地名取义倾向的研究,也在我们的讨论范畴。中国人在这个方面向来是趋吉避凶的,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带来的,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人祈求平安,渴盼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带有“平、安、宁、昌、泰、兴”等字眼的地名不在少数。姓氏的广泛使用也是取义特点之一,这就和中国长时间的封建社会有着极大关系,形成了农业封闭经济为主要特点的“家文化”。而且我们可以发现,行政区域越大,以姓氏取义的地方就越少。相反,越是小的地方,姓氏取义的就越明显。比如我们看省市一级的地区,几乎没有以姓氏取义的,但是在村落这一现象就十分的普遍。“牛家村”、“刘家堡子”、“张家屯”、“祝家庄”就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以及文学作品当中。 二、中国地名文化分析 地名,是人类在认识地理环境,改造地理环境当中所形成的人类特有的社会学、文化学产物,每一个地名都呈现出人们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蹚过的足迹。它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甚至是宗教思想。在中国,那些富于文化积淀的地名都是中国古代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性格养成的一个缩影。地名既是时代的标志,也是历史的变迁。 在特定的时期,就会有符合那个时代的地名出现。比如辽宁,在清朝统治时期,就被称之为“奉天”这一封建色彩浓厚的名字。再如我的家乡,抚顺。得名就是由于封建统治者希望“抚绥边疆,顺导夷民”的愿望。 宗教文化对于中国地名的影响也占有十分重要的比例。首先来说道教,中国的本土宗教。对于中国地名影响最大,尤其是对于山名的影响最大(传说中道士修仙得道的道场)。其往往还与神话故事挂钩。比如最有名的昆仑山,还有三清山的玉华峰等等。其次就是佛教,与道教相似的是,也主要是对中国山名产生影响最大,比如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等。 三、中国地名的别称与简化 地名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所以在中国,一个地方往往会有诸多名字,这个名字也许是古时候的称呼,也许是现代人对于它的其他称呼。比如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就有金陵、建康、石头城、建邺、江宁等多个称谓。我们保留古称,一是古称文辞博雅,凝练厚重。二是往往在古称中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如现在的南昌又称洪城,取的就是王勃《滕王阁》中“洪都新府”之意。 简称,往往是古人为了行文押韵抑或是对仗。由于在现如今也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因此也被保留了下来。地名简称主要用于省级单位,一般来说简称有取省名首字:黑、吉、辽、浙、新、青等;也有按古时称谓简化:豫、皖、粤、桂、滇等。 结语 地名文化研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了解了底蕴深厚的地名文化,更有利于文化之间的薪火相传。从另一个角度说,地名学也是语言学、文字学、修辞学、语义学等诸多学科的交织。通过地名文化的研究,我们会对自身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也是我们通过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地名学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 华林浦《中国地名学源流》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3】 网络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f803cda83c4bb4cf6ecd1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