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写作”要躬行 作者:林东 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19年第46期 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阅读经典与撰写读书报告,不仅可以加深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记忆,并且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及交流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都很难做好整本书阅读,更难撰写出有价值的读书报告。学生往往只是无目的地阅读经典,并未深入地探讨研究。 一、“书”上得来终觉浅 对于一部经典著作,学生只是单纯地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有思想上的火花碰撞,就必须把纯阅读升华为写作与分享。 1.阅读经典需咀嚼,不可粗枝大叶 朱熹在《朱子读书法》中说:“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在《谈美》结束的时候,作者朱光潜送给了青年朋友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人生如此,读书更是如此。要想有深度的体会,要想写出好的读书报告,就必须慢慢咀嚼文本,细读文本是基础。而很多高中生往往只是匆匆看一遍文本,就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埋头写读书报告,如此得来的读书报告也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要么浅尝辄止,要么以偏概全,甚至出现错误的观点。 2.阅读经典需个性化,不可随波逐流 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行为,同样一部著作,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就不同。但只要忠实于原著并能自圆其说,那么那些不同都是应该被允许,甚至应该被积极提倡的。对经典著作有真正的了解,才能在经典著作的阅读与理解中把自身对生命的体验融汇进去,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有收获、有價值的读书报告。 二、绝知“写作”要躬行 读是为了更好地写,对经典著作的细细咀嚼,更是为了写作的更上一层楼。因此,要想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就要踏踏实实地去撰写读书报告。撰写读书报告不是天马行空,它必须是经过课堂上的方法指导的,更是通过课堂上的分享交流,方可令人赏心悦目与合情合理。 1.阅读与表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读书报告不是杂乱无章的随笔,更不是一般的摘抄,它是具有一定规范的,是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严格要求的。因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飞越,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学生要学会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同时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做好读书笔记,才能为撰写有价值的读书报告做铺垫。另外,撰写读书报告时,绝对不能只当原著的“搬运工”,还需要慎重考察辨析。学生在撰写读书报告过程中,无论是从原著中获得的知识思想观点,还是在拓展知识面的搜集资料过程中遇到各种观点,都不可以简单地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全盘照抄,而是要自己通过思维过滤后有所升华。 2.分享与交流 首先,尊重学生的阅读与鉴赏。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其次,鼓励学生的表达与交流。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最后,形成读书报告会,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表现欲,锻炼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报告会,让学生在探讨、交流中,甚至争辩中,让学生自找差距,交流感受,碰擦火花,使优秀者更自豪,后进者更自勉。这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 总之,读书报告是提升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学会阅读经典著作,不论是对平时读书报告的撰写,还是高考作文的写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f8cf18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