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教学法的理念与起源 作者:杨曼珊 来源:《山东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05期 摘要:铃木教学法是由日本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始创的一套音乐教学法。本文透过托尔斯泰、莫扎特和爱因斯坦对铃木人生和音乐信仰的影响,探讨了铃木教学法的理念与起源。 关键词:铃木教学法 才能教育 母语教育 音乐 铃木教学法是由日本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始创的一套音乐教学法。铃木教学法原先只应用在小提琴,后来推广到其他乐器上。铃木教学法也与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等被公认为世界著名的音乐教学法,也是音乐启蒙教育中最常使用的教材之一。铃木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教育革命,他不但创造了学习器乐的新模式,还打破了源自欧洲传统的音乐训练方式。 俄国作家、思想家托尔斯泰,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和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这三位看似互不交集的历史伟人却不约而同地让铃木镇一对人生和音乐的信仰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并从而奠定了铃木的教学理念。铃木十七岁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使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得以升华。铃木在他爸爸的提琴工厂里发现了一台英文打字机,他好奇地敲击了几下键盘,这一幕被一位部门的主管看见了,他责怪铃木不应该在没有纸的情况下打字。情急下铃木撒谎说他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按下键盘,但很快他就为自己的不诚实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坐立不安中铃木来到了一个书店,在书店里他无意中翻开了《托尔斯泰的日记》,里面的一句“欺骗自己比欺骗别人更糟糕”,让铃木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托尔斯泰的字里行间中铃木感觉到他的灵魂犹如被洗礼了一般,他恍然意识到人贵有真诚,这成为了他的人生信条。 在托尔斯泰的文字里铃木领悟到真诚的可贵,而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他感受到了爱的力量。铃木认为莫扎特的音乐使他领会到完美的爱,真实,善良和美丽。在德国一场莫扎特的专题音乐会中,克林格尔弦乐四重奏与一名黑管音乐家演奏了莫扎特的A大调黑管五重奏。抒情的第二乐章纵然充满着忧伤,但却流露着莫扎特对爱的坚定信念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铃木在音乐中感受到莫扎特传递给他的是一种博爱,这种爱能超越一切困难、磨难、艰辛、和伤感,甚至生与死。铃木暗暗设立了他心目中培养孩子的目标:“我们要培养孩子美好的人格,让他们成为更快乐的人。”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但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铃木留学德国的时候,机缘巧合下爱因斯坦成为他的监护人,两人因此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一次晚宴后,铃木被邀请为大家表演一首曲子,他于是演奏了正在跟克林格尔教授学习的布鲁克协奏曲。演奏结束后一位老妇人惊讶地问道:“为什么铃木自小在日本这样一个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长大,却能如此恰当地诠释这首德国的作品呢?”爱因斯坦听到后,简单而又意味深长地答道:“夫人,人是没有国家之分的。”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铃木的哲学观,并成为了他教学的宗旨:不论能力的高低,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对待。在爱因斯坦的身上,铃木领悟到音乐教育只是手段,高超人格和伟大理想的培育,才是音乐教育的最后目标。这为铃木日后建立才能教育研究会奠定了基础——“我建立‘才能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单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专业的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启发他们的潜能并使他们在以后所从事的行业中展露出更高的能力。” 留学德国后,1928年铃木回到日本,开始演出和教学活动,并与三个兄弟组建了铃木弦乐四重奏。一天,铃木在与他的四重奏组排练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一个日本的孩子都会讲日语呢?”铃木对这个问题的思索成为他建立铃木教学法的开端。他意识到不同国家的孩子都能轻易而又流利地说出各自国家的语言,这就是所谓的“母语”。 他认为如果把母语教育应用到音乐中去,就会为音乐学习者打开一扇不一样的窗户。假设一个婴儿自出娘胎就在美妙的音乐中成长,并从小就接受适当的训练,那么音乐对他而言就如“母语”般自然而娴熟。铃木在《爱的才能教育》一书中多次地强调“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客观环境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形成的。他举例:长在热带的儿童,送到寒带去生长,照样会产生御寒能力;生在日本的儿童,送到美国生活,英语就成了他的母语。例子证明人类的能力是由环境培育,而非与生俱来的。他坚信每个人都有获取成功的能力,问题在于他是否接受了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铃木教学法有别于其他教学法而又最难能可贵的是以音乐教学为爱的手段培育下一代,把传统乐器教学着重训练的方式,引导为人性的启发,适性的培育方法。铃木在一本书的后记中写道:“我对所有的人都抱着友情和尊敬。对年幼的孩子们更是如此。祈求在这世界上出生的孩子都成为很好的人、幸福的人、有出色能力的人——我今天是抱着这样的心愿在生活。因为我知道,所有的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带着这种可能性的”。 参考文献: [1]Suzuki, Shinichi, Nurtured by Love: The Classic Approach of Talent Education, Second Edition, 1983, Alfred Publishing Co., Inc. [2]洪万隆:《铃木小提琴教学法》,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杨曼珊: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20dd91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