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 [摘要]“健康第一”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本文将对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课改对终身体育观念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 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就是说,没有健康的体魄,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也正是验证了这句话,并且还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也就是,贯彻终身体育思想。 一、体育教学目标应强调健康教育 (一)阐明体育教学含义,培养学生健身意识。 体育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要想增进身体健康,就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二)加强教师带头作用,培养学生健身意识。 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培养,灌输健康教育思想,增强健身意识。在学校应起到表率作用,经常锻炼身体,来带动学生锻炼。 二、体育教学内容应体现健康教育 (一)多开设体育选项教学项目,供不同类型的学生选项学习。 终身体育着眼于现在,更着眼于未来。作为中学体育教学来说,即要注重现在,又要注重未来。对于终身体育教育,并非一两个项目就能解决终身体育问题,而要开展多个项目,来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应选择多种运动项目来学习。因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对运动项目的要求以及对运动的兴趣也不一样。所以,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要求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多种项目供学生选择,体现教学内容多样性的特点,来更好的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二)在开设体育项目上,应多注重娱乐性项目。 在教材内容上,扭转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的旧内容体系,建立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增强体育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体育能力,养成锻炼 习惯为中心的新内容体系。要转向符合学生特点的生活体育、娱乐体育、主体性体育。即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又使学生掌握适度闲暇时间的体育手段与方法。 (三)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宏扬民族精神。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多彩,作为体育教材内容,肯定会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比如,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三、体育教学方法应贯彻健康教育 (一)变“教学”为“导学”。 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会体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二)大力提倡简化教学法。 简化教学法从体育教学班级规模大、场地器材少和教学时间有限等实际出发,强调在讲授某一动作过程中,突出关键技术环节教学,简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步骤,降低对技术细节动作规范性教学要求,强调通过体育教学,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达到教学要求,提高运动能力,来利用所学知识,运用到运动当中,更好的完成运动参与,达到身心健康。 (三)为学生创设互帮互助的教学氛围。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给学生足够自主的学习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进行学习。比如,分组式教学,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有效的解决问题,来实现共同的目标;甚至通过确定主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创设互帮互助的教学氛围的学习方式,来更好的实现社会适应目标。 (四)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从生理发展阶段来看,中学时代,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阶段(即是绝定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已经有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及目标,所以应当使学生在快乐体育中锻炼,在快乐体育中成长。 四、教学评价应落实健康教育 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 我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所以,我们在考核与评价方面应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选择性,评价方法的个体差异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我们上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并掌握自我评价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来要求学生必须达到某一运动程度。所以,在考核时,教师在制定考核项目时,应考虑到是否终身适用性,也应根据学生兴趣或特长有所选择性。比如,铅球项目,考核的意义就不大,因为,在社会上,健身时,没有几个人去锻炼铅球项目的。考核标准也应整体或因学生的个体差异降低难度。所以,教学评价时,应落实健康教育。 要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学校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等,来更好的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4). [2]马爱囡,从“健康第一”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M],化工高等教育,2003. [3]时立新,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作者单位:温州市三溪中学) 编辑:李文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8abbb552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