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 的震撼。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 震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如果说中国古代诗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那么《诗经》就是这条河的源头。《诗经》之美,在于现实生活的朴素生动,在于真挚感人的抒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诗经》,去体味三千多年前古人的吟唱吧! 二、文学常识 (一)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它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先秦时称为“诗”,或称“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知识链接 ①从表现内容上来分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绝大多数是十五国民间歌谣; “雅”是宫廷乐歌; 1 / 3 “颂”是宗庙祭祀的颂歌。 ②从表现手法上来分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者,即直接铺叙陈述; “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雅、颂 六艺 赋、比、兴 ③《诗经》的艺术手法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四言诗节奏为每句二拍。 《诗经》大多数是抒情诗,运用了现实主义的风格,从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构成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画卷。所以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二)写作背景 《式微》选自《邶风》,邶国之风也。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九篇,为邶地民歌。《邶风》作品包括《柏舟》《绿衣》《燕燕》《二子乘舟》等十九首。 知识链接 ①“邶”是什么意思? 邶,周代诸侯国名,位置在今河北省。周灭殷商后,周武王“以商治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今汤阴县城邶城村,号邶国。 ②关于“采诗”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首《式微》即是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欣赏情境课文,初读诗歌,注意读音、节奏、语速及语调。 式 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④⑤①②③①式:语气助词。 ②微:昏暗。 ③胡:为什么? ④微:(如果)不是。 2 / 3 ⑤中露:即露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65a525aa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