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3节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23-12-19 12:14: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亿折网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三节





题组一 修辞手法

1(2014·安徽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沈:同“沉”。②绿蚁:一种美酒。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案:(1)比喻,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玉洁冰清; (2)拟人,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从侧面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可爱; (3)借代,以酒面泛起的微绿泡沫代指美酒,以奇代凡,形象生动。(答出两点即可)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后庭花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注:①湘管:毛笔。②琵琶怨:汉代乌孙公主远嫁,很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一路弹琵琶,幽怨之声不断。

“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拟人。此句把东风写得像人一样,不理解女主人公的怨愁。表现了女主人公难以忍受的孤独相思之情。

比喻。“落花”喻指女主人公。指女主人公备受摧残的情状。

用典。琵琶怨,指汉代乌孙公主用琵琶表怨情之事。这是借汉代乌孙公主表女主人公的幽怨之情。(正确答出任一种修辞都可)

题组二 表达方式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一折网














亿折网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 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景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颔联通过对山高水深、游人罕至的描写,侧面烘托出环境的荒凉、古迹的零落。②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景,暮色中,只有夕阳依旧照着旧台,空疏的林中回荡着钟声,更加突出了环境的萧索、僻静(或“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

鉴赏: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之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权德舆尝谓为五言长城。皇甫亦云: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

这是一首吊古诗,观赏前朝古迹的零落,不禁感慨万端。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登上吴公台,观赏这零落的古迹,秋景秋意,勾起了诗人怀乡的心情。

中间两联写古迹零落,游人罕至之悲凉。荒山野寺,来此游玩的人太少了,因为山太高水太深,隔断了路程。夕阳映着吴公台旧垒,依依不去,空荡的山林中,回响清冷的磬声。

末联写江山依旧,人物不同。南朝旧事早成陈迹,真叫人惆怅,唯独这长江,自古至今奔流不停。有人认为,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诗歌通篇没有历史的兴衰,而其中所见的秋声、古台、野寺、夕阳、故垒、寒磬、空林等意象,都和诗人一样满怀惆怅,而独有长江水依然滚滚东流,把历史的烟云淘尽。诗的神韵,意在不言中。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旧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注:①远扬:高处和长的枝条。②觇:观察。③泉脉:地层下伏流的水源。④觞:酒杯。 在表达方式上结尾两句与前六句有何不同?请用散文化的语言写出尾联的意思。 答案:前六句重在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天景象),结尾两句侧重抒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情)。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些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一折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7e41f8faeaad1f346933f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