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一辩陈词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上午好! 我是正方一辩,就和谐社会更需要德治还是法治,我方得立场是和谐社会更需要法治。首先我们要明晰几个概念。 德治:是以社会价值观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生活,其最早由孔子提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是孔子实施德治的政治主张。 法治则是指国家通过法律的手段来治理国家,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韩非子说过:“国有常法,虽危不乱。”由此看来,法治社会才能和谐。 我方认为,和谐社会更需要法治。 理由有四: 1、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七条,第一条就是民主法治而不是德治。法律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律是最高形式的国家意志,法制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法治就会陷入混乱,人们将生活无着,毫无安全感所言,甚至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和谐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实现了法治,德治才可以的得到保障。 2、 法治能有效地解决社会及个人的矛盾。 法治和德治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手段,社会与个人事物具有多样性,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社会案件寻求德治中不稳定的多变的评判标准,这样既浪费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又容易陷入德义两难全的境地。而法治中的法律体现的是国家人民的集体意志,给出了社会及个人事件的一般的判断标准和客观依据,这使得执法者可以有法可寻,有法可依,从而有效的做到解决社会和个人矛盾。 3、 法治是一种他律, 德治是一种自律。与法治相比,德治具有明显的缺陷和局限性。法治具有最高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而德治的可变性很强, 很不稳定。我国现处于经济转型期,旧的道德规范体系已被打破,新的道德规范体系正在建立,容易在道德领域出现一定的紊乱无序状态,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将其确认下来,使之成为人们的法律义务,以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4、 纵观国际历史 与中国历史,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治理方针是最具可行性的 法制具有极强的威慑力。就维护社会稳定而言,德治的威慑力远不及法治的威慑力。德治是一种理想,它对人性给予了过高的估计,认为人们可以通过道德修养而自我约束,事实上真正能自我约束的人又占了几成?而且,道德无法象法律一样容易修改,执行上也不如法律快捷易行,效率高,故德治较难适应今天的社会发展需要。现实中,德治为法治所代替是必然的。法治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但也不否认道德的作用。但是道德和德治也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而辩题中的更需要则表明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在德治和法治并存的前提下,何者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更具主导作用。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和谐社会更需要法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0858ec3cc1755270622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