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材分析 一、单元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人教课标版第十册的第三组。第三组专题:语言的艺术。 编写意图 (1)本组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杨氏之子》对答巧妙;《晏子使楚》应答机智;剧本《半截蜡烛》和相声《打电话》更以语言见长。这样编排,就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 (2)通过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体味不同风格的语言,了解不同体裁的表达方式。 (3)积累优美在语言,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并学习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 (4)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开展综合性学习,重点是搜集、积累、运用有特色的语言。 “语言的艺术”,着眼于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主表达的艺术,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述,同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杨氏之子》《晏子使楚》通过巧妙回答、机智应对的人物语言,感受语言的精妙和威力;通过剧本《半截蜡烛》、相声《打电话》,接触这两种文学样式,感受语言的魅力。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这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教学本课,要使学生对文言文有初步的感觉,重点抓阅读和背诵。读,要通过范读,让学生注意停顿,体味语感,而后领读、自读,直至正确、读流利。释句,要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疏通文句,要词词落实,句句落实。在此基础上交流“杨氏之 1 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以及阅读心得。背诵,不仅要正确,还要注意停顿和语气。在本课最后,要对开展综合性学习作些布置和讨论。《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二、课文分析 全文一共五句话, 1、第一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简介文中主人公――杨家的儿子,突出人物的特征是“聪惠”(聪明、智慧),不是一般的聪明,而是“十分聪明”。二三四五句讲了一件小事来证明这个孩子的“聪明”。这句话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2、第二句:“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是事情的起因,将孩子父亲的朋友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但是他的父亲不在,于是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君平和这个孩子一家很熟,两家经常来往,孔君平和孩子也很熟悉。 3、第三句“为设果,果有杨梅。”讲了孩子热情招待客人,为客人摆上水果,从这里可以体会到这个孩子很有礼貌。 4、第四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你家的果实。孔君平在和孩子开玩笑呢!看到杨梅,想到这家人姓杨,于是借此调侃杨梅是杨家的果实。 5、第五句“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是小儿对孔君平开 2 玩笑的作答。“没有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鸟。”小儿迅速听出了孔君平话里有话,明白了客人是在用自家的姓开玩笑,于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并且说:“没有听说孔雀是你家的鸟。”小儿的话里也有话,如果孔雀是你家的鸟,那杨梅就可以说是我家的果实,如果你不承认孔雀是你家的鸟,那杨梅当然不是我家的果实了。由此可见这个小儿不一般,思维敏捷,善于抓住别人话中的要害,并且很快联想,用对方的办法反驳对方,让对方陷入两难的选择,只有哑口无言。而小儿的话“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采用了正话反说的句式,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孔雀不是你家的鸟”,但为什么不直接写“孔雀不是你家的鸟”而要说:“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意思一样,但表达的效果则有区别,用否定的说法让小儿的回答更加有趣,更能体现小儿和客人斗智的乐趣 四、五两句是文章的重难点,也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但文章写道这里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留下想象的空间。可以想象孔君平听了小儿的话,会有什么神情,会怎么说。他首先会感到惊讶,在心里默默地说:“这孩子真不一般!”然后,他会怎样夸奖这个小孩呢?这些都可以继续延伸下去。 三、词句解义: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释词:杨氏:姓杨 聪惠:聪明、智慧 甚:很 译句:梁国有一个姓杨的人家,家中有个九岁儿子,十分聪明。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释词:孔君平:人名,小儿父亲的朋友。 诣:拜见 其:指杨家小儿 释词:乃:就 呼:叫 出:出来 3 译句:孔君平来拜见杨家小儿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叫小儿出来。 3、为设果,果有杨梅。 释词:设:摆出 译句:杨家小儿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招待孔君平,水果中有杨梅。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释词:指:指着 以: 示:给……看(指给杨家小儿看)此:指代杨梅 君:你 译句: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家小儿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释词:应声:马上回答 曰:说 未:没有 闻:听说 夫子:对读书人的尊称,在这里指孔君平 禽:鸟 译句:杨家小儿马上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你家的鸟。” 生字:惠 曰 禽 会写的字:梁 惠 诣 乃 曰 禽 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616d90c04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