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我与诗歌的故事的做法 我与诗的缘分始于一岁多,那个时候我已在懵懂中背诵古诗了。我与诗的早期接触,史料 没有记载,只在从母亲口中掏出个大致时间来。最早,我背唐诗仅是为了好玩,并在合辙押韵 的四行字里联想出一幕幕情景来:李广将军把石头当作老虎却成全了“没在石棱中”。 于是 乎,我便也想找块大石头比试比试。读过“千树万树梨花开”后,小小的我便天真地仔细端详 冬景,也没见雪与梨花的形态有何相似,只咋一看罢了。感到这位诗人也是不求甚解,不然怎 会写出这种比喻来?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便吵着要去见见这桃花潭,还要核实一下,李 白送别汪伦,怎有闲情下千尺水下量潭深?既使这样,在没有氧气罩的年代,李白的肺活量一 定惊人吧。也许父母不让,那我也想找找“手可摘星辰”的危楼,如果“天上人”愿意,我还 可以摘颗星星下来作为收藏,并去找小伙伴们炫耀炫耀……当我与父亲说这些的时候,他的一 阵大笑总会把我从梦境中拉回来。 “桃花潭与危楼并非如此之深,之高。这只是一种夸张的修 辞手法……”听了这些,我大为失望,大文豪李白竟对我们小孩子撒这么大的谎,吹这么大的 牛,这不是骗人吗?原来夸张便是胡说八道了。从此,我便对浪漫主义诗人置之不理。与他们 重归于好,是多年后的语文课堂了。 当我懂得了修辞,了解了诗人的时代,经历与心境,才从 心底体会到了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叶成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清 香小径,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碧水……而今,每当我流连于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中, 陶醉于诗人眼中的美时,想起儿时天真地我与诗人的误会,也只能 莞尔一笑。 童年的我与诗的 故事仍贮存在心灵深处,寂寞时便拿出来晾一晾,晒一晒,嘴角也会向上扬一扬,发出“呵 呵”的声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7888509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