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从《无题》五首论卞之琳诗歌的美学特征

时间:2022-04-07 17:01: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我国的诗歌中,常常有以“无题”为题的诗篇。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诗人不便,或者不愿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诗歌往往寄托着诗人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痛的情怀,执着的追求等故此可以看出,无题诗所表达的多以压抑式的情感为主。

卞之琳的《无题》五首,从第一章“期望你来”到第二章“期望你出去”,第三章的“分离”,第四章的“相聚,分离,再见”到最后一章的“分离”,结构十分严谨,层层贯穿,处处体现了对爱情本身的预见性和自知性。“人生没有永远,只有分离”,诗人在《无题》中向我们展示了一段爱而不得,求而不能的情感经历,体现了爱情的虚幻易逝,把握不定。《诗经·秦风·蒹葭》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有异曲同工之妙。爱情的美妙温馨中浸透着无奈,怅惘。《无题》五首,创作于1937年,收入《雕虫纪历》第三辑中。

《无题》五首是卞之琳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其中也集中体现了卞之琳诗歌的各种特征:

1.平凡的意象,不平凡的意味

卞之琳诗歌的意象集原始与深邃与一体,意象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无题》中“水”“船”等意象正是这种特点的体现。“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 你的船呢?船呢?下楼去。“水”和“船”这种意象,不仅使爱情贴近于生活,“水”作为诗人的自喻,体现了诗人的自知性,更将爱情那种漂泊不定的幻灭感表现出来,不论时光


如何变迁,“船”未至,“水”自哀。

2.组织不同的意境,实现主观情感同客观物象的融合

第二章中“窗子”代表了对于离人的思念,而“门”则代表了诗人所坚信的一种写诗的执念,“鸢飞,鱼跃,青山青,白云白”,无不体现了诗人一种欣喜之感,寓情于景,而第四段中“付一支镜花,收一轮水月”体现了“镜花水月”般的无奈,等待已经过去,剩下的只有相聚,纵然以后的生活似“流水账”一般,讲普通生活中的物事用以代表作者特殊的情感,使得作者的情感表达脱离了不着边际的幻想,除却空泛,更显得真实,也更加震撼人心。

3.用意象营造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以产生虚化的韵致 上一段明明刚提到卞之琳的诗歌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似乎为实写,但这里我又提出“虚化”的论点,似乎有所矛盾,其实不然,诗人寓情于物,将深挚的感情表达的更深入人心,而同时,通过种种意象的排列组合,例如第一章的“水”“船”第二章的“门窗”,第四章的“泥”“泉”“镜花水月”等,正是通过种种排列,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情思与境界,产生虚化的韵致,虚实结合,使得情感的表达愈加的深刻,同时也有了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感,引人入胜。



诗总是把特殊变为普通,把诗人的直觉变成欣赏者的感怀,使读者与作者在诗中遇合,观景不如听景,听景不如想景,这正如清代词论家谭献所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读卞


之琳的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就是在卞之琳所描绘的境界里领略诗人的睿智,感悟卞之琳构造的另一个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ac1d68b49649b6648d747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