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预习案 课时:三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一、1、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选自《 》 。作者 :(约365-427),又名 ,字 , 诗人,散文家, 别号 ,谥号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晋太元中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 男女衣着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妻子邑人 .... 间隔 此中人语云 诣太守 无问津者 ....3、熟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朗读指导: ① 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 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 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 句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 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的读出感情意味。 4、对照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第一段。 (1)重点词语。捕鱼为业 缘溪行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甚异之 欲穷其林 ........ (2) 重点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5、再读课文,思考: (1)概括本段的意思。(2)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熟读第二自然段,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1)重点词语。 仿佛若有光才通人 屋舍俨然 属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阡陌交通 并怡然自乐 ..............(2)重点句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再读课文,思考: (1)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2)本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 (3)本文中是怎样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 (4)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 1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熟读第三自然段,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重点词语。 乃.大惊具.答之便要.还家咸.来问讯妻.子.邑人 绝.境.遂.与外人间隔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皆叹惋延至其家 辞去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2)重点句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再读课文,思考: (1)哪些句子体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2)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3)桃花源人和渔人谈话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5)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四、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熟读第四、五、六自然段,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重点词语。 (2)重点句子。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后遂无问津者。 2、再读课文,思考: (1)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2)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4)桃花源是陶渊明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请概括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 (5)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6)出自本文一直沿用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试解释它们的含义。 2 答案:1.D(“问津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中间不能停顿)(2分) 2.B(交通:互相通达)(2分) 3.C(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理想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2分) 4.(1)渔人觉得非常奇怪(1分),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1分)。 (2)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了自己知道的(1分),(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1分)。 5.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1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1分。 17.(4分)①交错相通 ② 通“邀” 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一分) 18.(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分) 19.(3分)记叙(描写) 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各1分) 20.(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得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意对即可)。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ae8429066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9.html